白事服務免交增值稅,政策詳解與實務指南 財稅〔2018〕97號)
哪些白事服務真正免稅?
國家為體現對民生基本需求的關懷,專門出臺文件(財稅〔2018〕97號),對殯葬服務給予了增值稅免征優惠,理解清楚“殯葬服務”的范圍是享受政策的關鍵,這直接決定了你的機構能否免稅、能免多少稅。
具體免稅項目包括:
- 遺體接運與處理: 將逝者從家中或醫院等地接運至殯儀館的費用;對遺體進行必要的消毒、防腐、整容等處理服務費用。
- 遺體告別與火化: 在殯儀館內租用場地舉行告別儀式、追悼會的費用;遺體火化的基本服務費(包含火化爐使用、骨灰收集等)。
- 骨灰安置基礎服務: 將骨灰暫時寄存在殯儀館骨灰堂的費用(限規定寄存期內的基礎寄存費);將骨灰安葬在合法公墓內的墓穴租賃費、墓碑基礎刻字費(不含豪華墓碑或藝術雕刻)、墓穴建造的基礎工料費(指墓穴本身的基礎結構建造)、以及骨灰安放儀式的基礎服務費。注意: 這里強調的是“基礎”服務,豪華升級部分通常不免稅。
- 公益性設施服務: 由政府投資興辦、主要面向城鄉困難群眾提供基本殯葬服務的設施(如公益性公墓、骨灰堂)所提供的符合規定的殯葬服務。
重要提醒:區分“服務”與“用品”
- 殯葬用品不免稅! 銷售壽衣、花圈、骨灰盒、普通或豪華墓碑石材、隨葬品等實體商品,需要按規定繳納增值稅(通常13%)。
- 延伸性服務可能不免稅! 如提供豪華告別廳布置、專業殯葬禮儀主持、定制悼詞撰寫、代訂酒席、豪華墓地設計、藝術墓碑雕刻、長期或豪華骨灰寄存格位租賃等超出“基本”或“基礎”范圍的服務,一般不屬于免稅范圍。
簡單說: 圍繞逝者遺體、骨灰進行必要處理、安置的基礎環節服務免稅。銷售物品和提供的額外、個性化、豪華的服務通常要交稅。

誰能享受這個免稅政策?
主要面向提供上述基本殯葬服務的機構:
- 殯儀館: 這是最主要的免稅主體,提供遺體接運、存放、告別、火化及基礎骨灰寄存等服務。
- 公墓(含經營性、公益性):
- 公益性公墓: 其提供的基本墓穴租賃、基礎安葬服務通常免稅。
- 經營性公墓: 其提供的基礎墓穴租賃費、基礎安葬服務費可享受免稅,但銷售墓位(視同不動產轉讓)、銷售豪華墓碑、提供豪華設計服務等不免稅。
- 骨灰堂(骨灰寄存處): 提供基礎骨灰寄存格位租賃服務可免稅(通常指規定寄存期內的基礎費用),提供長期、永久或豪華格位租賃,可能涉及銷售不動產性質,不免稅。
- 其他經批準提供基本殯葬服務的機構。 關鍵點: 免稅資格的核心在于提供的服務內容是否在財稅〔2018〕97號文件規定的“殯葬服務”范圍內,而不完全取決于機構名稱。
如何操作才能合規享受免稅?
享受免稅不是自動的,需要主動做好以下工作:
- 備案是前提: 首次發生免稅業務前,務必攜帶營業執照、相關資質證明(如殯葬服務許可證)、填寫好的《增值稅免稅備案表》等資料,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免稅備案,這是合法享受免稅的第一步!
- 核算要清晰: 這是重中之重,也是實務中最易出錯的地方!
- 必須分開核算! 在財務賬上、在開票系統里,必須把免稅的殯葬服務收入和應稅的殯葬用品銷售收入、不免稅的延伸服務收入嚴格、清晰地分開記錄,混在一起核算,可能導致免稅部分被要求補稅,甚至整個收入被認定為應稅!
- 成本費用分攤要合理: 機構運營中發生的成本(如水電、房租、人工、車輛折舊等),如果同時用于免稅服務和應稅項目,需要采用合理的方法(如按收入比例、工時比例等)在免稅項目和應稅項目之間分攤,只有分攤給免稅項目的進項稅部分才需要做轉出處理(不能抵扣)。
- 開票要規范:
- 為免稅的殯葬服務開具發票時,稅率欄應選擇“免稅”字樣,稅額欄顯示“***”。
- 為不免稅的殯葬用品銷售或延伸服務開具發票時,按適用稅率(通常是13%或6%)正常開票。
- 發票備注欄建議注明服務明細, 如“遺體接運費(免稅)”、“骨灰盒銷售(應稅)”,更清晰。
- 憑證要完整: 妥善保存服務合同(協議)、收費明細清單、客戶簽收單、火化證明(如涉及)、墓穴使用協議、骨灰寄存卡復印件、清晰的財務核算資料等原始憑證,這些都是證明業務真實性和免稅項目合規性的關鍵依據,稅務局檢查時會重點看。
容易踩的“坑”和避坑指南
- “一條龍”服務全免?錯! 很多機構提供打包的“一條龍”服務套餐,切記:套餐內包含的用品(如骨灰盒、壽衣)和延伸服務(如豪華禮儀、代訂酒席) 的價格,必須從套餐總價中剝離出來,按適用稅率申報納稅。不能因為叫“一條龍”就全部免稅! 必須按實際服務內容拆分開核算和開票。
- 公益性公墓就全免?不一定! 公益性公墓提供基本的墓穴租賃和安葬服務免稅,但如果它超出范圍銷售了豪華墓位、提供了豪華設計服務等,這部分收入仍需繳稅。
- 骨灰盒等用品開“服務費”?絕對不行! 這是典型的偷稅行為,銷售骨灰盒就是銷售貨物,必須按13%開票繳稅,開成“服務費”屬于虛開發票,風險巨大。
- “豪華”與“基礎”界限模糊怎么辦? 對于墓穴建造工料費、墓碑刻字費、告別廳布置費等,哪些算基礎免稅,哪些算豪華不免稅,有時存在模糊地帶。建議:
- 仔細研究當地民政、物價部門對殯葬服務項目的定價目錄或指導規范,通常會對基本服務項目有界定。
- 在服務合同和收費清單上,盡可能清晰列明各項服務的具體內容和價格,特別是區分基礎服務和升級服務。
- 拿不準時,務必咨詢主管稅務機關! 提前溝通確認比事后被認定為偷稅強。
- 免稅就不用報稅?大錯特錯! 即使當期所有收入都免稅,也必須按期進行增值稅納稅申報!在申報表上如實填寫免稅銷售額,不申報就是逾期申報,會有罰款和信用扣分風險。
為什么國家要出臺這個政策?
這項免稅政策絕非簡單的稅務減免,背后有著深刻的社會意義:
- 保障基本民生需求: “逝有所安”是人民群眾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對基本殯葬服務免稅,直接降低了群眾辦理喪事的經濟負擔,尤其是對低收入家庭意義重大,體現了國家對生命尊嚴的尊重和基本民生保障的重視。
- 支持殯葬事業發展: 殯儀館、公益性公墓等設施的建設運營成本高,社會效益大于經濟效益,免稅政策減輕了這些機構的稅負,有助于它們維持正常運轉、提升基礎服務質量、更新設施,最終惠及百姓。
- 引導行業規范發展: 通過明確免稅范圍(基礎服務)和應稅范圍(用品、延伸服務),政策實際上在引導殯葬服務機構聚焦核心服務,并鼓勵其在基本服務之外,提供差異化、個性化的市場化服務(這部分正常繳稅),促進整個行業健康、有序、多元化發展。
- 體現政策溫度: 在人生最悲傷的時刻,國家通過稅收減免的方式,給予民眾一份實在的關懷,減輕后顧之憂,彰顯了政策的溫度和社會治理的人文關懷。
總結與行動建議:
國家給予基本殯葬服務的增值稅免征政策,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惠民惠企舉措,對于殯葬服務機構而言:
- 吃透政策: 務必深入學習財稅〔2018〕97號文件及相關解讀,清晰掌握免稅服務范圍與應稅項目的邊界,可以關注國家稅務總局或當地稅務局官網發布的政策問答和解讀。
- 規范核算: 嚴格、清晰、準確地分開核算免稅收入和應稅收入,這是合規的生命線,投入必要資源完善財務核算系統和流程。
- 合規開票: 按服務實質開具發票,免稅服務開免稅發票,應稅項目按稅率開票,備注清晰。
- 留存證據: 所有業務相關的合同、單據、核算資料都要完整保存備查。
- 主動溝通: 遇到政策執行中的模糊地帶或疑難問題,第一時間咨詢主管稅務機關,獲取官方明確答復,避免誤操作引發風險。
對于普通家庭,了解這項政策,在辦理喪事時,也能更清晰地了解費用構成,明白哪些是政府給予關懷的基本服務(免稅),哪些是市場化選擇的項目(可能含稅),做到明明白白消費。
用好這項政策,既能讓服務機構合規經營、減輕負擔,更能讓國家的關懷精準落地,切實減輕群眾負擔,促進“逝有所安”這一基本民生需求的更好實現。

微信號:15137101602
專業稅籌師定制稅務籌劃方案!
復制微信號
專業稅籌師定制稅務籌劃方案!
復制微信號
智小賬專業稅籌團隊,專注稅收籌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