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外包增值稅繳納指南,從零開始算清這筆人才賬

“王總,我們剛接了個大單,需要50名客服人員,但臨時招人根本來不及啊!” “找人力資源外包公司啊!專業省心...等等,李會計,他們開的發票是6%還是9%?這稅怎么算的?”

這是我常遇到的場景。人力資源外包服務的增值稅處理看似簡單,實則暗藏專業玄機,今天我們就來徹底搞懂這筆“人才服務費”背后的稅收邏輯。


核心定位:為什么你的外包費要交增值稅?

想象一下:你公司(甲方)把招聘、員工管理、薪酬核算這些“人事活兒”,打包委托給專業公司(乙方)處理。乙方賣的不是“人”,而是“管人”的專業服務! 這就是核心。

稅務部門將其歸類于 “現代服務”中的“商務輔助服務”增值稅,就是對乙方提供的這項專業服務價值征收的稅。


核心規則:三種計稅方式,選對省大錢!

關鍵點:乙方(人力資源外包公司)是增值稅納稅人,甲方(用工企業)取得合規發票可抵扣。 但乙方怎么交稅?分三種情況:

  1. 人力資源外包增值稅繳納指南,從零開始算清這筆人才賬 人力資源外包如何繳納增值稅 第1張

    “普通玩家”模式:全額計稅

    • 適用對象: 絕大多數人力資源外包公司(尤其是一般納稅人)。
    • 稅率: 6%(現代服務標準稅率)。
    • 怎么算: 乙方收取的全部服務費 × 6% = 應交增值稅。
    • 舉例: 某外包公司為A廠提供招聘+薪酬外包,月服務費10萬元(不含稅),增值稅 = 100,000 × 6% = 6,000元,A廠拿到6%專票,可抵扣6,000元。
  2. “省錢高手”模式:差額計稅(特殊政策!)

    • 適用對象: 同時符合:
      • 乙方是一般納稅人。
      • 服務協議明確約定: 乙方代甲方向員工支付的工資、社保、公積金等。
      • 乙方只是代收代付: 這筆錢原額轉交員工/社保局/公積金中心,不賺差價
    • 怎么算(重點!):
      • 應交增值稅 = (全部收入 - 代付的工資社保公積金等) × 6%
      • 核心公式:增值稅 = (你的服務費凈額) × 6%
    • 巨大優勢: 稅基大大縮小! 只對凈服務費征稅,代付的大頭(工資社保)不用交增值稅。
    • 舉例: 外包公司B收C公司服務費共105萬(含稅),
      • B公司凈服務費:5萬(不含稅)
      • 代C支付員工工資社保:100萬。
      • 若選差額計稅:增值稅 = (105萬 - 100萬) / (1+6%) × 6% ≈ 5,000 / 1.06 × 0.06 ≈ 283元 (實際開票有專門規則,見下文)。
      • 對比全額: 若按全額105萬/(1+6%)×6%≈5.94萬,差額計稅省稅超過5.9萬元!
    • 開票特殊規定(務必遵守!):
      • 代付部分不得開專票(只能開普票或不開發票)。
      • 只能就凈服務費部分開具6%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給甲方抵扣。
      • 發票備注欄必須注明: “差額征稅”及代付的工資社保總額(100萬)
  3. “小微優惠”模式:小規模納稅人簡易計稅

    • 適用對象: 年銷售額不超過500萬的人力資源外包公司(小規模納稅人)。
    • 征收率: 1%(2025年-2027年現行優惠,原為3%)。
    • 怎么算: 全部服務費 / (1 + 1%) × 1% = 應交增值稅。
    • 特點: 計算簡單,稅負低,但開給甲方的發票是1%的專票(或普票),甲方只能按1%抵扣,吸引力可能不如6%專票。
    • 舉例: 小規模外包公司D收服務費10.1萬(含稅),增值稅 = 10.1萬 / (1+1%) × 1% = 1,000元,開1%專票給甲方,甲方抵扣1,000元。

甲方視角:外包服務費入賬與抵扣要點

  1. 發票是關鍵! 必須取得乙方開具的合規增值稅發票
    • 全額/簡易計稅:取得全額的6%或1%專票
    • 差額計稅:取得凈服務費的6%專票 + 備注欄注明代付總額的憑證,代付部分憑證(如工資表、付款記錄)也需留存備查。
  2. 抵扣規則:
    • 拿到合規專票(6%或1%),票面稅額可在甲方當期增值稅申報時抵扣。
    • 注意: 乙方差額計稅時代付的工資社保部分,甲方無法取得抵扣憑證,自然不能抵扣。
  3. 賬務處理(簡化示意):
    • 全額/簡易計稅:
      • 借:管理費用-外包服務費 100,000元 (不含稅)
      •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6,000元 (或1,000元)
      • 貸:銀行存款 106,000元 (或101,000元)
    • 差額計稅(甲方支付105萬給乙方,含100萬工資社保和5萬凈服務費):
      • 借:管理費用-外包服務費 47,170元 (5萬凈服務費不含稅) 注:5萬/(1+6%)≈47,170
      •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2,830元 (47,170 × 6%)
      •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社保等 1,000,000元 (代付部分)
      • 貸:銀行存款 1,050,000元

高頻疑問:資深財稅顧問的直白解答

  1. Q:人力資源外包和勞務派遣,增值稅一樣嗎?

    • A:完全不同! 這是最大誤區!勞務派遣的核心是“賣人”(勞動力),適用差額計稅且稅率不同(一般納稅人可選5%差額),外包的核心是“賣服務”(管人)。合同性質決定稅務處理! 簽合同時務必明確是“外包服務合同”而非“派遣協議”。
  2. Q:選擇差額計稅后,代付的工資社保部分,外包公司需要給員工開發票嗎?

    • A:不需要! 代付行為不屬于外包公司的銷售收入,員工取得的是工資,不是購買服務,外包公司只需將代付總額在給甲方的發票備注欄清晰注明,并保留好相關支付憑證即可。
  3. Q:甲方支付給外包公司的錢,包含了應由員工個人承擔的社保公積金,這部分外包公司怎么處理增值稅?

    • A: 員工個人承擔的社保公積金,也是“代收代付”性質的一部分,如果乙方選擇差額計稅,在計算差額時,這部分金額同樣可以從總收入中扣除,即扣除項是所有代甲方支付給員工或社保/公積金機構的款項總和(不論最終承擔者是公司還是員工個人)。
  4. Q:人力資源外包公司為客戶(甲方)墊付了工資,但客戶逾期未支付服務費(含墊付款),墊付的工資還能扣嗎?

    • A:風險點! 差額計稅的前提是實際發生了“代收代付”,如果外包公司只是合同約定代付,但實際是用自有資金墊付且長期收不回(特別是墊付的工資部分),稅務局可能質疑業務的真實性,認為不符合“代收代付”本質,有被要求按全額補稅的風險。務必加強客戶信用管理,及時催收!

真實場景演練:制造業工廠案例

背景: 飛躍制造廠(一般納稅人)將全廠500名生產線工人的招聘、入職、考勤、薪資核算、社保公積金繳納委托給眾合人力公司(一般納稅人),合同明確:

  • 眾合人力每月向飛躍廠收取的服務費構成為:
    • 管理服務費:按人頭計算,50元/人/月(不含稅)。
    • 代飛躍廠支付:工人工資總額 + 工廠承擔的社保公積金 + 代扣代繳工人個人承擔的社保公積金。
  • 眾合人力選擇差額計稅方式。

某月數據:

  • 工人總數:500人
  • 眾合收取飛躍廠總額(含稅):2,650,000元
    • 管理服務費 = 500人 50元/人 (1+6%) = 26,500元 (含稅)
    • 代付工資總額 = 2,000,000元
    • 代付工廠承擔社保公積金 = 400,000元
    • 代扣代繳工人個人承擔社保公積金 = 223,500元 (從工資中扣回,也需代付給社保局/公積金中心)
  • 眾合人力增值稅計算 (差額計稅):
    1. 確認可扣除額 = 代付工資總額 + 代付工廠承擔社保公積金 + 代扣代繳工人個人承擔社保公積金 = 2,000,000 + 400,000 + 223,500 = 2,623,500元
    2. 應稅銷售額 = (全部含稅收入 - 可扣除額) / (1+6%) = (2,650,000 - 2,623,500) / 1.06 = 26,500 / 1.06 = 25,000元 (不含稅)
    3. 應交增值稅 = 25,000 * 6% = 1,500元
  • 眾合人力開票:
    • 向飛躍廠開具一張增值稅專用發票:
      • 金額:25,000元 (管理服務費不含稅)
      • 稅率:6%
      • 稅額:1,500元
      • 備注欄必須注明:差額征稅:代發工資及社保公積金合計2,623,500元
    • 代付的2,623,500元不開具增值稅發票,眾合需保留支付憑證。
  • 飛躍制造廠處理:
    • 憑專票抵扣進項稅1,500元。
    • 將25,000元服務費計入成本。
    • 將代付的工資2,000,000元、工廠承擔社保公積金400,000元計入相應成本費用,將代扣的工人個人部分223,500元沖減應付職工薪酬(或掛往來)。

給人力資源公司的重要提醒

  1. 合同是生命線: 務必清晰約定服務內容、收費構成(明確區分管理服務費和代收代付款項)、發票開具方式(特別是選擇差額計稅時)。稅務稽查看合同實質!
  2. 核算要清晰: 嚴格區分自有服務收入和代收代付資金流,設立專門科目或輔助核算,確保差額扣除數據真實、準確、可追溯。
  3. 發票合規性: 差額征稅開票要求嚴格(尤其是備注欄),務必遵守,錯誤開票可能導致甲方無法抵扣,乙方也可能被罰。
  4. 客戶溝通: 向甲方客戶清晰解釋不同計稅方式對其抵扣的影響,特別是差額計稅下只能就凈服務費開專票,避免誤解。
  5. 政策更新: 關注小規模納稅人優惠、增值稅申報表變化等政策動態(如2025年延續小規模1%征收率)。

人力資源外包的增值稅,核心是“服務”屬性,一般納稅人按6%,關鍵在于“差額計稅” 這個特殊政策能否用上、用對——必須滿足“代收代付”條件且操作合規,小規模納稅人則享受1% 的低征收率,對于甲方(用工企業),取得合規發票是抵扣的關鍵,無論是乙方還是甲方,吃透政策細節、規范合同與操作流程、做好票據管理,才能真正讓“人才賬”算得明明白白,稅負合理合規。

下次再聽到“人力資源外包稅怎么算”,希望你能自信地給出清晰答案。

人力資源外包增值稅繳納指南,從零開始算清這筆人才賬 人力資源外包如何繳納增值稅 第2張
微信號:15137101602
專業稅籌師定制稅務籌劃方案!
復制微信號
智小賬專業稅籌團隊,專注稅收籌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