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戶核定征收要交哪些稅?一文說清所有稅費明細!

當老板,開個小店,做點小生意,成為個體戶是很多人的選擇,稅務局對個體戶的征稅方式主要有兩種:查賬征收核定征收,如果你的賬本記得不夠規范、完整,稅務局難以準確計算你的真實利潤,那么很可能就會給你核定一個營業額或者利潤額來征稅,這就是核定征收,這種方式對很多剛起步、業務簡單的個體戶來說相對省心,但省心不代表不用交稅!今天咱們就來掰開揉碎講明白,核定征收的個體戶,到底需要交哪些稅?每一分錢都花去哪兒了?

大頭稅種:增值稅

增值稅(VAT)是針對你銷售商品、提供服務過程中增值的部分征收的稅,想象一下,你開了一家五金店:

  • 你花70元進了一個水龍頭。
  • 然后你把這個水龍頭以100元賣給了顧客。
  • 這中間的30元差價,就是你的“增值額”。
  • 增值稅就是針對這30元來征收的。

核定征收個體戶交增值稅的關鍵點:

  1. 身份認定:小規模納稅人為主! 絕大多數核定征收的個體戶,都被認定為小規模納稅人,這是稅務局根據你的經營規模、核算水平等因素定的,小規模納稅人最大的特點就是享受簡易計稅方法優惠政策。
  2. 征收率(稅率):
    • 大部分情況:3%,這是最常見的征收率,適用于銷售貨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銷售服務(現代服務、生活服務等)、銷售無形資產(除轉讓土地使用權)。
    • 特殊情況:5%,主要適用于銷售不動產(比如你名下有商鋪出租)、出租不動產(比如租了個門面給別人開店)、轉讓土地使用權。
  3. 計稅依據:核定的銷售額! 這是核定征收的核心!稅務局不是看你實際賺了多少錢,而是根據你所在的行業、地段、規模等因素,核定你一個月或者一個季度大概能有多少銷售額(也就是營業收入),這個核定的銷售額,就是你計算增值稅的起點。
  4. 優惠政策(小規模納稅人的福音):
    • 起征點: 目前政策規定,小規模納稅人月度銷售額不超過15萬元(按季度申報的,季度銷售額不超過45萬元),免征增值稅!這是實實在在的減負,如果你的核定銷售額在這個額度以下,恭喜你,增值稅這塊暫時不用交了。
    • 減按1%征收: 如果你的核定銷售額超過了起征點,別慌!國家還有支持政策,目前對于適用3%征收率的應稅銷售收入(比如上面說的賣水龍頭、提供修理服務等),是減按1%征收增值稅的!力度非常大,比如你核定的季度銷售額是50萬(超了45萬起征點),原本按3%要交1.5萬,現在按1%只需交5000元。
  5. 怎么交?
    • 通常是按月或者按季度申報繳納,稅務局會根據核定的銷售額,告訴你固定的稅額或者計算公式。
    • 你需要按時登錄電子稅務局申報或者去稅務局大廳申報。

舉個栗子(張哥的五金店):

  • 張哥在小區門口開了個五金店,被稅務局核定為小規模納稅人,核定月銷售額是8萬元。
  • 因為8萬 < 15萬(月度起征點),張哥不用交增值稅
  • 后來生意好了,稅務局重新核定他的月銷售額為18萬元。
  • 18萬 > 15萬,超過了起征點。
  • 張哥主要賣五金工具(適用3%征收率),享受減按1%征收優惠。
  • 張哥每月應繳增值稅 = 180,000 * 1% = 1,800元。

跟著增值稅走的“小兄弟”:附加稅費

增值稅交完了,還沒完!就像買了主菜,還得配點小菜,附加稅費就是基于你實際繳納的增值稅額為基數來計算的,它們是城市建設、教育事業的專項基金,主要包括:

  1. 城市維護建設稅 (城建稅): 稅率分三檔:市區7%、縣城/鎮5%、其他地區1%,比如張哥的店在市區,他交了1800元增值稅,那么城建稅 = 1800 * 7% = 126元。
  2. 教育費附加: 全國統一費率3%,張哥應交 = 1800 * 3% = 54元。
  3. 地方教育附加: 費率由各省定,通常是2%,張哥應交 = 1800 * 2% = 36元。
個體戶核定征收要交哪些稅?一文說清所有稅費明細! 個體戶核定征收需要交哪些稅 第1張

關鍵點:

  • 有增值稅才有附加稅! 如果當月/季增值稅是0(比如銷售額沒超起征點),附加稅費自然也是0。
  • 享受“六稅兩費”減半優惠! 這是針對小規模納稅人、小型微利企業、個體工商戶的普惠性優惠,張哥作為個體戶,他的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可以在原來計算的基礎上再減半征收!
    • 城建稅:126元 * 50% = 63元
    • 教育費附加:54元 * 50% = 27元
    • 地方教育附加:36元 * 50% = 18元
    • 張哥每月附加稅費合計:63 + 27 + 18 = 108元 (比沒優惠時省了108元!)

關乎你最終收益的稅: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

這是個體戶老板最關心的稅之一,因為它直接影響你口袋里的純收入,核定征收下,個體戶交的個人所得稅不是按工資薪金那個七級超額累進稅率算,而是按“經營所得”項目征稅。

核定征收個體戶個人所得稅的常見方式:

  1. 定期定額征收(雙定戶): 這是最簡單粗暴也最常見的方式,尤其適用于規模很小、業務非常簡單的個體戶,稅務局直接給你“”兩樣東西:

    • 定期:固定的納稅期限(通常是按月或按季)。
    • 定額:直接核定你每個月或每個季度需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額,這個定額綜合了核定的收入、核定的利潤率(或直接核定應納稅所得額)和稅率計算出來的一個固定數。
    • 優點: 超級省心!你只需要按稅務局通知的固定金額,按時交稅就行,不用自己算。
    • 缺點: 靈活性差,生意特別好時,可能稅交少了(但一般不會補);生意特別差時,稅也得按定額交,不能少。
  2. 核定應稅所得率征收: 這種方式比定額稍微復雜一點,但更常見于有一定規模的核定戶,稅務局主要核定一個東西:應稅所得率(或者叫利潤率),操作步驟:

    • 第一步:核定銷售額。 稅務局核定你一個周期(月/季)的銷售額(和增值稅核定依據通常一致)。
    • 第二步:核定應稅所得率。 稅務局根據你從事的行業,核定一個利潤率,不同行業利潤率不同,
      • 批發零售業:可能核4%-15%
      • 制造業:5%-15%
      • 餐飲業:8%-25%
      • 娛樂業:15%-30%
      • 咨詢、技術服務等:10%-30%
      • (具體執行標準各地稅務局會有詳細規定)
    • 第三步: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應納稅所得額 = 核定銷售額 × 應稅所得率
    • 第四步:計算個人所得稅。 應納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 × 適用稅率 - 速算扣除數
      • 經營所得稅率表 (記住這個表!): | 級數 |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 | 稅率 | 速算扣除數 | | :--- | :----------------------------- | :--- | :--------- | | 1 | 不超過30,000元的部分 | 5% | 0 | | 2 | 超過30,000元至90,000元的部分 | 10% | 1500 | | 3 | 超過90,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 20% | 10,500 | | 4 | 超過300,000元至500,000元的部分 | 30% | 40,500 | | 5 | 超過500,000元的部分 | 35% | 65,500 |
      • 注意: 這個稅率表是按設計的!如果你是按月或按季核定申報,需要先將計算出的當期(月/季)應納稅所得額,換算成全年的應納稅所得額,再找對應稅率和速算扣除數算出全年稅額,最后再換算回當期的稅額,公式有點復雜,好在電子稅務局通常會幫你算好,或者稅務專管員會告訴你方法,核心思路是按年稅率表折算。

舉個栗子(李姐的餐飲店 - 核定應稅所得率):

  • 李姐開小面館,被核定征收,稅務局核定她季度銷售額為20萬元。
  • 餐飲業核定的應稅所得率為15%。
  • 計算季度應納稅所得額: 200,000 * 15% = 30,000元
  • 換算為全年應納稅所得額: 30,000元 (一個季度) * 4個季度 = 120,000元
  • 找稅率和速算扣除數: 全年120,000元,落在稅率表第三級:超過90,000至300,000元部分,稅率20%,速算扣除數10,500元。
  • 計算全年應納稅額: 120,000 * 20% - 10,500 = 24,000 - 10,500 = 13,500元。
  • 計算本季度應預繳稅額: 13,500元 (全年) / 4 = 3,375元。
  • 所以李姐這個季度需要繳納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 3,375元。

可能遇到的“其他”稅費

除了上面三個主要稅(費)種,根據你的具體經營情況,還可能需要關注:

  1. 印花稅: 這是個行為稅,發生了特定行為就要貼花(交稅),個體戶常見要交印花稅的情況:

    • 簽合同: 比如簽了房屋租賃合同(按租金的千分之一)、簽了購銷合同(按合同金額的萬分之三,小規模納稅人/個體戶有減半優惠)、簽了借款合同等,核定征收戶如果簽了合同,該交的印花稅也得交。
    • 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增加: 如果你投入了注冊資金并且賬上做了“實收資本”,或者有資本公積增加,要按萬分之二點五繳納(享受減半優惠)。
    • 權利許可證照: 比如營業執照正本,每年貼5元印花(現在很多地方電子化了,但規定還在)。
    • 關鍵點: 印花稅通常是發生時才交,或者按年匯總申報,核定征收本身不直接免除印花稅義務。
  2. 水利建設基金: 這個不是稅,是政府性基金,部分省份仍在向個體戶征收(很多地方已停征或對小微/個體戶免征),通常也是按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一定比例(萬分之幾到千分之一不等)計算,各地政策差異很大,如果你所在地區征收,核定征收戶也需要按核定的銷售額計算繳納,并可能享受小微企業/個體戶的減免優惠,需要咨詢當地稅務局。

  3. 環保稅: 如果你的經營直接向環境排放了應稅污染物(比如開個小作坊有污水、廢氣、噪音、固體廢物排放),那就需要申報繳納環保稅,核定征收主要針對的是經營所得和流轉稅,環保稅是獨立的,個體戶如果達到環保稅的納稅人標準,就需要自行申報繳納。

  4. 房產稅、土地使用稅: 如果你經營用的房子和土地是自己名下的,那么你可能需要繳納房產稅(按房產原值或租金)和城鎮土地使用稅(按土地面積),這和你經營采用查賬還是核定征收無關,只和你是否擁有應稅房產土地有關,如果是租的,那通常是房東交(但合同可能約定由租戶承擔)。

重要提醒與注意事項

  1. “核定”不是一成不變的: 稅務局核定的銷售額或所得率,不是焊死的!如果你的經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比如生意爆火,實際收入遠高于核定數;或者生意慘淡,難以維持),你有權向稅務機關申請重新核定!別硬扛著多交稅或者承受不了定額稅,主動溝通很重要。

  2. 免稅額度要盯緊: 增值稅按月15萬/按季45萬的起征點、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減按1%征收、附加稅費減半征收、“六稅兩費”減免等優惠政策,一定要了解清楚自己是否符合條件,確保該享受的優惠都享受到,別稀里糊涂多交錢。

  3. 申報期限別錯過: 核定征收不等于不用申報!無論是增值稅(及附加)、個人所得稅,還是其他稅費,都有法定的申報納稅期限(通常是月后/季后15日內,遇節假日順延)。必須按時申報,即使這個月不用交稅(比如銷售額未超起征點),也要做“零申報”,逾期會有罰款和滯納金!

  4. 憑證資料要留存: 核定征收雖然對賬務要求相對寬松,但基本的業務憑證(如進貨發票、銷售單據、租賃合同、費用票據等)必須妥善保管,這是證明你業務真實性的基礎,也是應對稅務檢查、申請重新核定、享受優惠政策的依據,至少保存5年!

  5. 開票問題要注意: 核定征收的個體戶(小規模納稅人)可以自開或者向稅務局申請代開增值稅普通發票,如果客戶需要增值稅專用發票,你通常可以去稅務局申請代開(代開專票的部分,無論金額大小,都需要就開票額繳納增值稅,不能享受起征點免征),開出去的票金額也會成為稅務局監控你實際經營情況的依據。

  6. 了解地方政策: 稅費政策除了國家統一規定,各省、市甚至區縣都可能有一些地方性的規定或執行細則(特別是像水利建設基金、個別附加費、個體戶管理費等),務必關注你所在地區稅務局(官網、微信公眾號、辦稅服務廳公告)發布的最新消息。

個體戶核定征收,主要涉及的三大稅費是:

  • 增值稅 (看銷售額,小規模有起征點和1%優惠)
  • 附加稅費 (城建、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跟著增值稅走,有減半優惠)
  • 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 (核心!看核定方式:定額 or 應稅所得率,按五級超額累進稅率算)

還可能涉及:

  • 印花稅 (簽合同、有實收資本等行為)
  • 水利建設基金 (看地方政策)
  • 環保稅 (有污染排放才交)
  • 房產稅、土地使用稅 (自有經營用房/地才交)

核定征收是稅務局基于你的經營情況給出的一種簡化征稅方式,目的是“核定”,不是“免稅”,該交的稅一分不會少,該享的優惠也要一分不落地爭取,作為個體老板,清晰了解自己要承擔哪些稅費,既是義務,也是保障自身權益的基礎,千萬別當甩手掌柜,覺得核定就萬事大吉了。

最后一句大實話: 稅費政策時常有更新調整,各地的具體執行也可能有細微差別,本文力求全面準確,但最靠譜的做法,還是定期關注國家稅務總局和當地稅務局的官方通知,或者遇到拿不準的問題時,直接咨詢你的稅收管理員或撥打12366納稅服務熱線,花點時間搞明白規則,安心經營,才能把生意做得更長久、更紅火!加油吧,各位個體老板們!

個體戶核定征收要交哪些稅?一文說清所有稅費明細! 個體戶核定征收需要交哪些稅 第2張
微信號:15137101602
專業稅籌師定制稅務籌劃方案!
復制微信號
智小賬專業稅籌團隊,專注稅收籌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