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定征收的個體戶個人經營所得稅計算詳解,一步步教你輕松搞定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財稅顧問老王,今天咱們來聊聊一個讓很多個體戶朋友頭疼的話題——核定征收的個人經營所得稅怎么算,別擔心,我會用大白話、接地氣的方式,把這事兒掰開揉碎了講清楚,咱們個體戶做生意不容易,稅務問題要是搞不明白,不僅可能多交冤枉稅,還可能惹上麻煩,這篇文章我就從基礎開始,一步步帶你走完整個計算過程,包你聽完就能上手操作,原創內容來自我多年財稅實戰經驗,全是干貨,保證你學得明白、用得放心。
咱們得搞清楚幾個關鍵概念,啥叫個體戶?簡單說,就是那些自己開店、擺攤、做小生意的老板們,比如開小餐館的張姐、修車的李哥,或者網上賣手工飾品的王妹子,他們沒有注冊成公司,就是個人在經營,而個人經營所得稅呢,就是針對這種個體戶的收入征收的稅種,屬于個人所得稅的一部分,這稅種歸《個人所得稅法》管,主要針對你的經營利潤(也就是賺的錢)來收稅。
那核定征收是啥意思?別慌,我來解釋,征稅方式通常分兩種:查賬征收和核定征收,查賬征收就像查賬本一樣,要求你詳細記錄所有收入和支出,稅務部門根據實際利潤來算稅,這種方式適合那些賬目清楚、規模大的個體戶,但核定征收就不同了,它更適合賬目簡單、收入不穩的小個體戶,稅務部門不看你實際的賬本,而是根據你的經營規模、行業特點、地區標準等因素,直接“核定”一個固定金額或比例來征稅,這相當于稅務部門幫你估算個稅負,省去了你記賬的麻煩,核定征收不是隨便定的,它有嚴格規則,比如根據你的店面大小、員工人數、月營業額等來核定,好處是操作簡單,壞處是如果核定高了,你可能多交稅;核定低了,稅務部門會找你補,了解怎么計算很重要,別讓核定值坑了你。
咱們進入正題——核定征收的個人經營所得稅到底怎么算?核心思路是:稅務部門先核定你的“應納稅所得額”,然后乘以稅率,再扣減免稅額,得出最終稅單,聽起來簡單?別急,我一步步拆解,還配個真實例子,包你一目了然。
第一步:確定核定方式——稅務部門怎么給你“定價”?
稅務部門核定你的稅,主要看三個要素:核定基數、核定比例和核定方法。
- 核定基數:這通常基于你的經營指標,比如月銷售額、店面面積或行業平均利潤,舉個例子,如果你是開小賣部的,稅務部門可能根據你的月營業額來定基數,他們調查發現,同類小賣部月營業額平均1萬元,那你的基數就可能是1萬,但這不是固定的,稅務部門會結合實際情況調整,比如你店鋪位置好,基數可能高點;淡季時,基數又可能低點。
- 核定比例:這是稅務部門給你的“利潤率比例”,表示你的利潤占銷售額的百分比,不同行業比例不同,比如餐飲業可能核定為10%-15%(意思是每賣100元,利潤算10-15元),而服務業如理發店可能5%-10%,這個比例由地方稅務局公布,你可以去官網查或直接問稅務所。
- 核定方法:常見的有兩種——定額核定和定率核定,定額核定就是直接給你一個固定稅額,比如每月交500元稅;定率核算是先算應納稅所得額(銷售額 × 核定比例),再算稅,現在大多數地方用定率核定,因為它更靈活,稅務部門會根據你的申報信息(如開店時的登記資料)或抽查結果來核定,核定后一般一年不變,除非你主動申請調整或稅務部門復查。

第二步:計算應納稅所得額——你的“虛擬利潤”是多少?
應納稅所得額就是稅務部門核定的你的利潤額,它是計算稅的基礎,公式很簡單:
應納稅所得額 = 核定基數 × 核定比例
但要注意,核定基數可能是月度的,也可能是年度的,稅務部門按月度核定,但年度匯總申報時,會累加12個月。
- 舉例說明:假設你開個煎餅攤,稅務部門核定你的月銷售額基數為8000元(根據你報的營業額),核定比例是12%(餐飲業常見),那月應納稅所得額就是:8000元 × 12% = 960元。
這里有個細節:如果你的實際收入波動大,比如旺季賣1萬,淡季賣5千,稅務部門核定基數時,會取平均值或最低值,避免你吃虧,記得在稅務登記時,如實報你的經營情況,別虛報或少報,否則核定不準會出問題。
第三步:應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算出稅錢多少?
有了應納稅所得額,就要套稅率了,個人經營所得稅用的是超額累進稅率,分五檔(根據2025年新政策),稅率從5%到35%不等,別被數字嚇到,我簡化一下:
- 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萬元的部分,稅率5%;
- 超過3萬到9萬元的部分,稅率10%;
- 超過9萬到30萬元的部分,稅率20%;
- 超過30萬到50萬元的部分,稅率30%;
- 超過50萬元的部分,稅率35%。
但注意,這是按年算的!核定征收通常按月或季預繳,年度匯算清繳,月度計算時,要把月所得額換算成年額來套稅率,再按月分攤,公式是:
月度應納稅額 = (月應納稅所得額 × 12) 套年稅率 × 實際稅率 ÷ 12 - 速算扣除數 ÷ 12
速算扣除數是個固定值,簡化計算用的,對應稅率檔位:比如年所得3萬內,速算扣除數0元;3-9萬部分,速算扣除數1500元等。 - 繼續煎餅攤例子:月應納稅所得額960元,先算年額:960元 × 12 = 11520元,年額11520元在3萬內,稅率5%,速算扣除數0元,那年度稅 = 11520 × 5% - 0 = 576元,但這是年稅,按月交的話,月稅 = 576 ÷ 12 = 48元,簡單吧?
如果年額超過3萬,比如核定后年所得5萬元(在3-9萬檔),稅率10%,速算扣除數1500元,年度稅 = 50000 × 10% - 1500 = 5000 - 1500 = 3500元,月稅約291.67元。
第四步:考慮減免政策——別多交冤枉稅!
計算完基礎稅,別忘了減稅優惠,國家為支持小個體戶,有各種減免:
- 基本減除費用:每月5000元(相當于年6萬),這類似于工資的個稅起征點,在核定征收中,稅務部門核定所得額時,通常已扣除這部分,但你要確認核定單上是否包含,如果不含,你可以申請調整。
- 行業特定減免:比如疫情期間,餐飲業個體戶可能有減半征稅;環保行業或偏遠地區個體戶,稅率能打折,2025年起,對月銷售額10萬以下的小規模個體戶,增值稅免征,但經營所得稅照常征,不過地方常有配套優惠。
- 專項附加扣除:如果你有子女教育、房貸等支出,可以申報抵扣,但在核定征收中,簡化處理,稅務部門可能直接調低核定比例。
在煎餅攤例子中,假設你月核定所得額960元,如果享受了基本減除,實際應稅所得額可能更低,稅務部門核定時會考慮,但你自己報稅時要主動提減免申請,別等稅務通知。
第五步:申報和繳納流程——實操別出錯!
算完稅,得按時申報繳納,核定征收的個體戶,一般按季或按月預繳,年度3個月內匯算清繳。
- 預繳申報:帶上稅務登記證、身份證,去稅務局或網上平臺(如電子稅務局APP)申報,填寫核定單上的數據,系統自動算稅,煎餅攤月稅48元,你每月15日前繳清就行。
- 年度匯算:每年1月到3月,核對全年稅額,如果預繳多了,申請退稅;少了,補繳,核定征收的匯算簡單,因為稅是固定的,但你要檢查核定值是否合理,如果經營變化大(如疫情關門),及時申請重新核定。
- 常見坑點:核定征收不能隨意改賬,但你要保存銷售記錄備查;逾期申報罰滯納金(每日萬分之五);虛報核定基數會被追稅罰款,建議找個專業會計幫忙,或參加稅務培訓。
咱們來個大例子鞏固一下,小陳開個網店賣手工藝品,稅務部門核定月銷售額基數1.2萬元(行業平均),核定比例8%(手工藝業)。
- 月應納稅所得額 = 12000 × 8% = 960元。
- 年應納稅所得額 = 960 × 12 = 11520元(在3萬內)。
- 年稅率5%,速算扣除數0元:年稅 = 11520 × 5% = 576元。
- 月稅 = 576 ÷ 12 = 48元。
如果小陳有子女教育支出,申報后稅務調低比例到7%,月所得額840元,月稅降到35元,看,省了錢!
核定征收的計算核心是“核定+稅率”,操作起來不難,但個體戶情況千差萬別,我建議你定期咨詢稅務局或專業顧問,別自己瞎猜,稅務合規了,生意才安心,希望這篇詳解幫你省心省力,如果還有疑問,歡迎隨時問我——老王在這兒,陪你走穩財稅路!

專業稅籌師定制稅務籌劃方案!
復制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