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工商戶核定征收所得稅全攻略,老板必看的省錢指南!
個體戶老板看過來!核定征收的稅到底怎么算?手把手教你算清楚!**
開個小店,當自己的老板,是很多人的夢想,但說到交稅,特別是“經營所得稅”,不少個體工商戶老板就有點“懵圈”了:“我這稅到底怎么算的?稅務局給我‘核’了個數,這數咋來的?多開票會不會多交稅?” 別急,今天咱們就拋開晦澀難懂的條文,用大白話把“核定征收”這個稅的計算方法,掰開了揉碎了,給你講得明明白白!
搞清楚“核定征收”是個啥?為啥不用“查賬征收”?
想象一下,你開了家熱氣騰騰的早餐店,每天賣包子、豆漿,稅務局如果要按“查賬征收”來算你的稅,那你就得把:
- 每天買了多少袋面粉、多少斤肉餡(成本發票)
- 每天賣了多少個包子、多少杯豆漿(收入發票)
- 每個月付了多少水電費、房租(費用發票)
...所有這些一筆一筆都記得清清楚楚,建好規范的賬本,用你的 總收入 - 總成本 - 合理費用 = 利潤(應納稅所得額),再根據這個利潤額,對照5%-35%的超額累進稅率表來算稅。

問題來了! 很多個體工商戶,特別是剛起步的、規模小的、或者像早餐店這種現金交易多、客人基本不要發票的,要完整、準確地記錄所有收支,建立規范的賬本,難度太大,成本也太高!稅務局挨個去查賬,效率也低。
“核定征收”就登場了! 它的核心思想是:既然你難以提供完整準確的賬目來精確計算利潤,那稅務局就根據你所在行業的特點、地段、規模、經驗等信息,給你“核定”一個相對合理的標準,用來計算你應該交的稅,這大大簡化了征納雙方的工作量。
關鍵點來了:核定征收怎么“核”?稅具體怎么算?
核定征收可不是稅務局隨便拍腦袋定個數讓你交,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核定方式,計算稅款的方法也不同:
定期定額征收(雙定戶)—— 最簡單粗暴,也最常見!
- 怎么“核”? 稅務局會綜合考察你店鋪的情況(開面館的,看地段、面積、大概客流量;開小超市的,看貨架數量、商品種類等),直接給你核定兩個數:
- 月(或季)銷售額(或經營額): 核定你每月營業額是30,000元。
- 月(或季)應納稅額: 直接告訴你每個月(或季度)固定交多少稅,這個稅額是稅務局根據核定的銷售額和行業大概的利潤率、稅率等綜合計算好的一個打包數,這個稅額里通常包含了增值稅及附加、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等。
- 稅怎么算? 簡單到哭! 每個月(或季度)你就按稅務局核定的那個固定稅額去交錢就行!
- 舉個栗子: 老王的社區小超市,被稅務局核定為“雙定戶”,核定月銷售額40,000元,月應納稅額600元,那么老王每個月,不管實際生意好壞,是賺是賠,都固定交600元稅(包含了增值稅及附加、個稅等)。
- 超級重點!開票超過核定額怎么辦?
- 如果你這個月實際開的發票(包括稅控盤開的和去稅務局代開的),總額超過了稅務局給你核定的那個月銷售額(比如老王核定的40,000元,他這個月開了45,000元的發票),那就不能只交600塊了!
- 稅務局規定: 你需要就超過核定銷售額的那部分(45,000 - 40,000 = 5,000元),單獨去申報納稅! 這部分稅款通常需要你主動去稅務局申報補繳,或者在下期申報時體現,計算方式可能參照核定應稅所得率(見下一種方式)或按開票額的一定征收率計算(見第三種方式)。雙定戶老板們,開票時心里要有數!**
核定應稅所得率征收 —— 算個大概的“利潤”來交稅
-
怎么“核”? 稅務局不直接管你的收入或稅額了,而是根據你所在的行業,給你核定一個大概的“利潤率”,這個叫 “應稅所得率”,不同行業差異很大!
- 常見行業應稅所得率參考 (具體以當地稅務局最新規定為準):
- 農、林、牧、漁業: 可能低至3%-10%左右
- 制造業: 5%-15%左右
- 批發和零售貿易: 4%-15%左右
- 交通運輸業: 7%-15%左右
- 住宿和餐飲業: 8%-25%左右 (比如你的小餐館可能核10%或15%)
- 娛樂業: 15%-30%左右
- 其他行業: 10%-30%左右
- 常見行業應稅所得率參考 (具體以當地稅務局最新規定為準):
-
稅怎么算?分三步走:
-
確定你的收入總額: 這個通常就是你一個納稅年度內(1月1日-12月31日)開出的所有發票金額(不含增值稅)的合計,如果你有不開票收入,理論上也要申報,但在核定征收下,主要依據開票額。(這是關鍵數據!)
-
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稅務局認為的大概利潤):
應納稅所得額 = 收入總額 × 核定的應稅所得率
- 舉個栗子: 小李開了一家五金店,2025年全年開票總收入是500,000元(不含稅),稅務局核定他所在行業的應稅所得率是8%。
- 小李的“應納稅所得額” = 500,000元 × 8% = 40,000元。 稅務局就認為小李這一年大概賺了4萬塊的利潤。
-
計算應納個人所得稅額: 用這個“算出來”的利潤(應納稅所得額),去套用經營所得稅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表:
應納個人所得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 × 稅率 - 速算扣除數
級數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 1 不超過30,000元的部分 5% 0 2 超過30,000元至90,000元的部分 10% 1,500 3 超過90,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20% 10,500 4 超過300,000元至500,000元的部分 30% 40,500 5 超過500,000元的部分 35% 65,500 - 接上例: 小李的應納稅所得額是40,000元。
- 落在第二級:超過30,000元至90,000元的部分,稅率10%,速算扣除數1,500元。
- 應納個人所得稅額 = 40,000 × 10% - 1,500 = 4,000 - 1,500 = 2,500元。
- 小李2025年需要繳納的經營所得稅就是2,500元,通常按季度預繳,年度終了后3個月內匯算清繳。
-
核定征收率征收 —— 一步到位,按收入直接乘個率
- 怎么“核”? 稅務局更直接,直接給你核定一個綜合征收率,這個征收率通常是個百分比,它可能已經包含了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增值稅、附加稅費等,各地、各行業差異很大,需要咨詢當地稅務局。
- 稅怎么算? 這是最簡單的一種!
應納稅額 = 收入總額 × 核定的征收率
- 舉個栗子: 張阿姨在夜市擺攤賣服裝,當地稅務局對該類個體戶核定征收率為1.5%(假設此征收率僅指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部分,具體包含內容需明確)。
- 張阿姨2025年開票總收入200,000元(不含稅)。
- 應納個人所得稅額 = 200,000 × 1.5% = 3,000元。
- 張阿姨全年就交這3000元的經營所得稅。
重要提醒 & 常見問題 (老板們必看!)
-
我怎么知道自己是哪種核定方式? 最準確的方法是:
- 查看稅務局給你的《核定(調整)定額通知書》或《核定征收通知書》,上面會明確寫清楚你是定期定額、核定應稅所得率還是核定征收率,以及核定的具體金額或比率。
- 直接咨詢你的稅收管理員或撥打12366納稅服務熱線。
- 登錄電子稅務局,在“我的信息”-“納稅人信息”-“核定信息”里查詢。
-
“開票額”是生命線! 對于后兩種核定方式(核定應稅所得率、核定征收率),你全年開出發票的總金額(不含稅) 是計算稅款的核心依據,開得越多,稅就越多(按比例增長),務必妥善保管所有開票記錄!
-
不開票收入要申報嗎? 理論上必須申報! 無論哪種征收方式,稅法都規定所有經營收入都應如實申報,但在核定征收(特別是雙定戶和主要依據開票額核定的)實踐中,稅務機關監管重點在開票額,如果不開票收入占比很大且刻意隱瞞,存在風險,建議合規經營。
-
成本費用票還有用嗎? 在定期定額和核定征收率方式下,因為稅款是核定好的或按收入固定比例計算,通常不需要你提供成本費用發票來抵減(交了核定數或按率交了就完事),在核定應稅所得率方式下,雖然稅務局是按收入乘以一個率來算“利潤”,一般也不接受你再提供成本票去減少這個“應納稅所得額”(因為核定的所得率本身就考慮了行業平均成本費用水平)。核定征收的核心就是簡化,通常不看你實際花了多少。
-
能少開票來少交稅嗎? 這是非常危險的想法!
- 客戶如果索要發票,你有法定義務開具。
- 隱瞞不開票收入屬于偷稅漏稅行為,一旦被查實(比如客戶舉報、資金流水異常等),不僅要補稅、加收滯納金,還會被處以罰款(0.5倍到5倍),金額巨大、情節嚴重的甚至可能負刑事責任。為省一點稅錢冒巨大風險,得不償失!
-
核定征收政策會變嗎? 肯定會! 稅收政策(包括核定征收的標準、應稅所得率、征收率)會根據經濟發展、國家政策導向等進行調整,特別是近幾年對文娛、電商、權益性投資等領域核定征收管理趨嚴。務必關注當地稅務局的最新通知和公告! 別抱著老黃歷算稅。
-
核定征收和查賬征收哪個更劃算? 這沒有絕對答案,取決于你實際的盈利水平!
- 如果你經營規范,實際利潤率遠低于稅務局核定的應稅所得率(比如你實際利潤只有5%,但稅務局核你10%),那么查賬征收可能更省稅。
- 如果你經營規范,實際利潤率遠高于核定的應稅所得率,那核定征收可能更劃算。
- 但轉換征收方式通常有門檻和條件(比如要求建賬健全),且需向稅務局申請。在核定方式下,通常不能主動申請轉為查賬征收,除非你達到建賬標準且主動申請并被批準。 反之,如果稅務局發現你有能力建賬卻不建,或核定征收不再適用你,也可能責令你改為查賬征收。
- 定期定額(雙定戶): 記住兩個數——核定的銷售額和核定的稅額,每月/季按固定稅額交。開票超核定額,超額部分要單獨補稅!
- 核定應稅所得率: 記住一個率——你行業的應稅所得率,稅 = (全年開票總收入 × 應稅所得率) ,然后套稅率表算個稅(別忘減扣除數)。
- 核定征收率: 記住一個率——核定的綜合征收率,稅 = 全年開票總收入 × 征收率。
最后給個體戶老板們的貼心建議:
- 摸清家底: 第一時間搞清楚自己屬于哪種核定征收方式,核定的銷售額、所得率或征收率是多少,這是算稅的基礎!
- 管好發票: 無論哪種方式,規范開具、妥善保管發票都是關鍵,它是你經營和納稅的憑證。開票額就是計稅的“尺子”!
- 定期對賬: 定期(比如每季度)匯總一下自己的開票金額,做到心中有數,預估稅款,別等到年底才發現要交一大筆。
- 關注政策: 抽空看看當地稅務局的微信公眾號、網站公告,或者跟同行交流一下,了解最新的核定標準有沒有變化,政策變動可能直接影響你的稅單。
- 尋求專業幫助(必要時): 如果生意規模做大了,收入變多了,或者對稅收問題感到非常困惑甚至面臨稽查,別硬扛,花點小錢咨詢一下專業的財稅顧問或代理記賬機構,往往能幫你規避大風險、解決大麻煩,長遠看是值得的。
做生意不容易,每一分錢都是辛苦賺來的,了解清楚核定征收的門道,明明白白交稅,既能履行公民義務,也能更好地規劃經營,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和風險,希望這篇超詳細的解讀,能真正幫到各位在商海中打拼的個體戶老板們!祝大家生意興隆,財源廣進!

專業稅籌師定制稅務籌劃方案!
復制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