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涂賬也能報稅?核定征收和查賬征收的賬本真相!
“王老板,你這核定征收,賬本都不用認真做吧?反正稅局給你‘定’了個數!”
這話聽著耳熟嗎?很多剛創業或者規模不大的老板,甚至一些財務新手,心里都藏著這個“小算盤”——既然稅務局都給我“核定”了一個征收率或者稅額,那我平時做賬是不是可以馬虎點?進貨單據隨便放放,費用支出記個大概就行?反正稅局也不看那么細嘛!
咱們就把這個“想當然”徹底掰開揉碎,看個清清楚楚:核定征收和查賬征收,做賬要求真的一樣嗎?
簡單說:不一樣!大不一樣!
雖然最終目標都是向稅務局申報納稅,但這兩種征收方式,決定了老板們平時“伺候”賬本的功夫深淺,可是天差地別,選錯了方法或者理解錯了要求,輕則多繳冤枉稅,重則招來稅務稽查,罰款滯納金一樣不少!咱們得擦亮眼睛,搞清楚這里面的門道。

核定征收:不是“糊涂賬”,是“簡化版”賬!
核定征收是啥? 簡單說,就是稅務局看你家賬實在“理不清”或者“算不準”,干脆根據你的行業、地段、規模這些因素,“拍板”定一個征收率或者直接定一個稅額,常見的有兩種:
- 核定應稅所得率: 比如稅務局覺得你們餐飲業利潤大概在10%,那你用收入乘以10%,算出“應納稅所得額”,再乘以所得稅率(比如5%或25%),就是你要交的稅。關鍵點:稅局認的是你的收入!
- 定期定額: 這個更直接,稅務局直接給你定好每個月或者每個季度固定交多少錢稅,常見于實在太小太簡單的個體戶,比如街邊固定攤位。
核定征收的賬怎么做?要求是啥?
重要結論:核定征收,也必須做賬!但要求相對“抓大放小”。
-
核心任務是:把“收入”搞準!
- 所有進賬的門兒清! 無論是掃碼支付、現金收款、銀行轉賬,只要是進你口袋的錢,一筆都不能漏記,支付寶、微信、POS機、現金日記賬,都得清清楚楚。
- 發票/收據是鐵證! 你開給客戶的每一張發票(或者合規的收款收據),就是證明你收入最硬的證據,這些票根必須妥善保管,按順序整理好,稅局雖然不深挖你的成本細節,但查你收入是否全部申報,那是一查一個準!核定征收下,收入隱匿是大忌!
-
成本費用:要求相對寬松,但并非無要求!
- 憑證要求沒那么“死板”。 查賬征收下,成本費用發票缺一張都可能被挑刺,核定征收下,稅局主要看你申報的收入是否真實完整,對于你成本費用的具體構成和發票的絕對合規性,查得沒那么嚴苛(尤其是定期定額),比如小餐館買菜沒要到發票,有規范的采購清單、付款記錄(比如微信轉賬備注“買菜款”),通常也能說得過去。
- 內部管理不能亂! 雖然外部憑證要求松點,但你自己的內部記錄必須清晰可循!買了什么、花了多少錢、為什么花,基本的流水賬或者簡易的收支記錄總得有,不然,你自己都不知道錢花哪兒了,經營決策怎么做?哪天稅局真要看看(比如有人舉報你收入不實),你兩手空空,怎么解釋?
- 銀行流水是“照妖鏡”。 你公戶、私戶(用于經營的)的流水,是反映真實資金往來的核心證據,大額支出與你的經營記錄對不上?稅局很容易就能發現端倪。核定征收不等于你的銀行流水可以亂成一鍋粥!
舉個栗子(核定應稅所得率 - 奶茶店):
- 小美開了家奶茶店,申請了核定征收(應稅所得率8%)。
- 她必須做:
- 每天記錄所有掃碼、現金收入,匯總到收入日記賬。
- 所有開出去的銷售小票(或電子發票)存根聯保存好。
- 定期(比如每周)核對微信、支付寶商家賬單、POS機流水和現金,確保收入都記全了。
- 采購奶茶原料、包裝杯、支付房租水電,盡量要發票,實在要不到(比如向老農買少量水果),自己做好采購明細單,注明時間、物品、數量、金額、收款人(有聯系方式更好),付款記錄(現金支出登記或轉賬記錄)留存。
- 簡單記錄支出類別:原料、包材、房租、水電、人工等。
- 銀行對賬單按月打印整理好。
- 稅務局重點看: 她申報的月/季度收入總額,是否和她記錄的、銀行流水反映的總體收入規模匹配?她開出去的發票/收據金額總和是否和申報收入對得上?如果有明顯不符(比如銀行月入20萬,只申報15萬),風險就來了!至于她這月珍珠粉圓實際用了100斤還是105斤,奶茶杯成本具體多少,稅務局通常不會深究(除非涉及收入真實性質疑)。
查賬征收:真金白銀,賬本說話!
查賬征收是啥? 這就回歸到我們最熟悉的“算總賬”模式,稅務局要求你按照會計準則或會計制度,建立一套完整的賬簿,清晰記錄每一筆收入、每一分開支的成本費用,用你的總收入減去稅法認可的總成本、費用、稅金、損失等,算出你真實的“應納稅所得額”,再乘以適用稅率,算出該交的稅。關鍵點:稅局要查你整個賬!
查賬征收的賬怎么做?要求是啥?
重要結論:查賬征收,賬必須做得“全、準、細、嚴”!
- 建立完整賬簿體系是基礎! 總賬、明細賬、日記賬(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一個不能少,科目設置要規范(收入、成本、費用、資產、負債、權益等)。
- 收入確認:依然是基礎,要求更規范!
- 所有收入必須及時、準確、完整入賬。
- 發票管理是重中之重! 給客戶開發票必須合規(品名、金額、稅率等),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還要進行進銷項抵扣,發票更是命根子。
- 成本費用:是核心戰場,要求極其嚴格!
- “白條”基本行不通! 幾乎所有的成本、費用支出,都必須取得合法、有效、且符合稅法規定的稅前扣除憑證,最常見的就是發票(增值稅發票、其他合規發票),特殊情況下可能是財政票據、完稅憑證、分割單、收款憑證等。
- “真實、相關、合理”是鐵律! 每一筆成本費用支出,光有票還不夠!必須證明這筆支出是真實發生的、與你的生產經營直接相關的、并且金額是合理的,老板個人買衣服開的發票想入公司賬?門兒都沒有!
- 精準核算與歸集: 成本核算方法(比如先進先出、加權平均)要合理并一貫使用,費用要準確歸集到對應的科目(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折舊攤銷要按規定計算。
- 銀行流水必須規范! 公戶、私戶嚴格分開,公司收支必須走公戶(小額備用金除外),每一筆銀行流水都要在賬上有清晰對應的記錄。
- 期末結賬與報表: 必須按時進行期末結賬,編制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損益表),這些報表是納稅申報的基礎。
舉個栗子(查賬征收 - 小型電商公司):
- 小李經營一家淘寶店賣服裝,規模做大了,被稅局要求查賬征收。
- 他必須做(且必須做好):
- 建立完整的財務軟件賬套,設置好庫存商品、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銷售費用(推廣費、運費、包裝費)、管理費用(工資、房租、辦公費)等科目。
- 每一筆線上銷售收入(淘寶、天貓、微信等),根據平臺結算單或支付工具賬單,準確、及時確認收入并開具發票(或依據無票收入規定處理)。
- 采購服裝: 必須取得供應商開具的合規增值稅專用發票(用于抵扣進項)或普通發票,發票上的品名、數量、金額必須與實際采購一致,采購合同、付款憑證(銀行轉賬記錄)要齊全。
- 支付推廣費(如直通車): 必須取得阿里媽媽等平臺開具的發票。
- 支付快遞費: 必須取得快遞公司開具的發票。
- 支付房租、水電費、辦公用品費、員工工資: 全部需要取得對應發票或合規憑證(工資表、銀行代發記錄等)。
- 庫存商品入庫、出庫(銷售)必須及時在賬務系統做準確記錄,定期盤點,確保賬實相符,成本結轉方法(比如移動加權平均)要準確計算。
- 所有費用報銷,必須憑合規發票和經過審批的報銷單入賬。
- 按月打印銀行對賬單,逐筆核對賬務。
- 月末結賬,生成財務報表。
- 稅務局重點查: 所有環節! 收入是否全部申報?成本發票是否真實、合法、有效?費用支出是否都與經營相關且合理?庫存賬實是否相符?成本結轉是否正確?報表數據是否真實準確?每一張發票、每一筆銀行流水、每一個會計科目都可能成為檢查對象。“應取得而未取得發票”的費用,很可能被直接踢出去,不讓稅前扣除,導致多交稅!
核心差異總結:賬本里的“松緊帶”在哪里?
特征 | 核定征收 (如應稅所得率) | 查賬征收 |
---|---|---|
核心依據 | 收入 (稅務局核定利潤率或定額) | 利潤 (收入 - 稅法認可的成本費用) |
做賬核心目標 | 證明收入真實完整 | 證明整體經營成果真實準確 |
成本費用憑證要求 | 相對寬松 (內部記錄+部分外部憑據,非必須全部發票) |
極其嚴格 (必須合法有效發票/合規憑證,否則不得稅前扣除) |
賬簿體系要求 | 相對簡化 (收支流水賬+基礎憑證管理即可) |
完整規范 (必須建立符合規定的全套賬簿) |
稅務稽查重點 | 收入是否足額申報 (銀行流水、開票情況) |
收入、成本、費用的真實性、合法性、相關性、合理性 (查全賬、查憑證、查邏輯) |
適合對象 | 規模較小、會計核算不健全、難以準確核算成本費用 (如部分個體戶、小微、初創企業) |
規模較大、會計核算健全 (大部分有限公司、規范企業) |
除了做賬,還有這些關鍵區別!
- 申報表不同: 核定征收通常填報更簡化的申報表(如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A表/B表),查賬征收則需要填報更復雜的申報表(如企業所得稅月/季預繳表、年度匯算清繳表)。
- 賬本“厚度”要求: 查賬征收企業必須按規定設置和保管完整的會計賬簿(總賬、明細賬、日記賬等),憑證裝訂也有嚴格要求,核定征收(尤其是個體定期定額)對賬本形式要求低很多,但收支記錄憑證仍需保存。
- 能否“轉換”? 核定征收不是“終身制”!如果你的企業規模做大了,會計核算健全了,稅務局會要求你轉為查賬征收,反之,查賬征收的企業如果符合條件(如賬證不全),理論上也可以申請核定,但實踐中批準較難。
- 稅收負擔差異: 這取決于企業的實際利潤水平,如果企業實際利潤率遠低于核定的應稅所得率,核定征收可能稅負更高(比如核定率10%,實際利潤率只有5%),反之,如果實際利潤率遠高于核定率,核定征收就更劃算(比如核定率5%,實際利潤率20%),查賬征收則是“掙得多交得多,虧了可能不交或少交”,更能體現實際盈虧。
給老板和財務的肺腑之言
- 千萬別誤解“核定”=“不用做賬”! 核定征收只是簡化了計稅依據的確定方式,記錄經營收支、保存基礎憑證的法律責任一點沒少! 收入記不全、憑證一塌糊涂,被查到少報收入,補稅罰款滯納金一樣跑不了,甚至可能被認定為偷稅!
- 憑證意識要時刻在線! 無論是核定還是查賬,養成隨時隨地收集、整理、保存經營憑證的習慣,一張小小的收據、一個轉賬記錄,關鍵時刻可能就是你的護身符,特別是核定征收,你的“簡化”空間只在成本費用端,收入端的憑證必須硬氣!
- 銀行流水務必干凈! 公戶私戶一定要分清,公司經營的錢,老老實實走公戶,頻繁大額私戶收付款,無論哪種征收方式,都是稅務稽查的“活靶子”,核定征收下,這更是證明你收入真實性的關鍵依據。
- 業務規模上來了,要主動擁抱“查賬”! 當你的業務越來越復雜,收入成本費用越來越多,核定征收的“簡化”優勢可能消失,甚至因為無法準確反映經營成果(比如虧損)或無法取得足夠成本票(在核定下雖不嚴格要求,但實際經營需要)而變成劣勢,主動規范財務,為將來可能的查賬征收做好準備,是長遠之道。
- 政策風險要留意: 近年來,國家對于核定征收(尤其是個獨、合伙的權益性投資所得核定)的管控在持續收緊,選擇核定征收前,務必了解清楚當地政策和適用條件,評估未來政策變動的風險。
最后敲黑板:
核定征收與查賬征收,就像兩套不同的“交通規則”,核定征收好比是“主干道限速60,只要你不超速(隱匿收入),不闖紅燈(完全不記賬),對你在自己車道里怎么開(成本費用核算)管得松一點”,查賬征收則是“全程高清探頭+交警臨檢”,不僅看你超不超速,還要看你駕照(憑證)全不全、車況(賬簿)好不好、有沒有違規變道(成本費用是否合規)。
選擇哪種方式,決定了你在財務合規這條路上,需要投入多少“保養費”(財務精力)和承擔多大“違章風險”(稅務風險)。
老板們,別再被“核定征收不用做賬”的謠言誤導了!無論哪種方式,清晰記錄你的生意,妥善保管你的憑據,都是經營企業的基本功,更是守護你財富安全的底線,畢竟,真金白銀的生意,值得你用心對待賬本上的每一個數字。

專業稅籌師定制稅務籌劃方案!
復制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