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必知!2025年這些地區還能核定征收(附詳細攻略)

“核定征收”這四個字,對很多做點小生意、開個小工作室、接點自由職業項目的朋友來說,簡直就是個“香餑餑”,為啥?簡單啊!省心啊! 不用天天抱著賬本算得頭昏眼花,稅務局直接給你定個“標準”,按這個交稅就行,多輕松!

可這兩年,風聲變了,你肯定也聽說了,很多以前可以輕松核定征收的地方,政策收得越來越緊,有些甚至直接叫停了,搞得不少老板心里直打鼓:“現在到底哪些地方還能核定?靠譜不?我這種情況能申請嗎?別踩坑啊!”

別急,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了聊聊2025年這個“節骨眼”上,核定征收這盤棋到底怎么下,哪些地方還有“口子”,怎么操作才安全又省稅。

核定征收到底是個啥?為啥大家都想“核”?

想象一下,你開了個小賣部,每天賣點煙酒零食,要是按正規的“查賬征收”來,你得把每一筆進貨單、銷售記錄都清清楚楚記好,月底還要算利潤,再按利潤去交所得稅,這對一個小店來說,工作量不小,請會計又是一筆開銷。

而核定征收呢?稅務局看你這個地段、這個行業、大概的規模,直接給你定一個“標準”,認定你一個月營業額大概3萬塊,然后按這個“核定”的營業額,套用一個很低的利潤率(比如5%),再算所得稅,可能一個月就交幾百塊搞定!

老板必知!2025年這些地區還能核定征收(附詳細攻略) 核定征收地區 第1張

它的核心吸引力就在于:

  1. 賬務要求極低: 不需要建立復雜的財務賬簿,特別適合規模小、業務簡單、缺乏專業財務能力的個體戶、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
  2. 計算簡單透明: 稅負相對固定,容易計算,老板心里有底。
  3. 可能降低稅負: 在特定地區、特定時期(尤其是有稅收優惠的地方),核定下來的綜合稅負率(增值稅+附加+個稅)可能會顯著低于查賬征收的實際稅負,特別是對于成本費用難以取得合規發票或者實際利潤率較高的業務。

聽起來很美是不是?但為啥現在越來越難了呢?

問題就出在“可能降低稅負”這! 有些地方之前政策放得太開,被一些“聰明人”鉆了空子,把本應該查賬征收、利潤很高的大業務(比如明星、網紅動輒幾千萬的收入),包裝成小個體戶去享受超低核定稅率,這明顯違背了稅收公平原則,國家肯定要管!

金稅四期來了,監管更嚴了,政策也在不斷調整。“核定征收”正在回歸它的本源:服務于那些真正賬務核算能力弱、規模小的市場主體。

2025年,哪里還能“核”?靠譜地區大盤點(重點!)

現在進入大家最關心的干貨環節!經過多方信息搜集和政策梳理(政策隨時可能微調,具體以當地稅務局最新執行口徑為準!),目前以下類型地區相對還有操作空間,但門檻和要求普遍提高了!

部分偏遠地區、經濟欠發達地區

  • 特點: 當地為了吸引投資、活躍地方經濟,可能還保留相對寬松的核定政策,但請注意,“寬松”不等于“無底線”!
  • 典型代表(舉例,非全部):
    • 某些西部地區省份(如新疆、青海、甘肅、內蒙古部分區域): 這些地方的部分市縣、開發區,為了招商引資,對注冊在當地園區內的個體戶、個獨/合伙企業,可能還有核定征收政策。關鍵點: 通常要求企業真實在當地注冊、有基本辦公/經營痕跡(至少掛靠園區地址),業務要合理,不能是純粹為了開票而注冊的空殼公司,稅局會實地核查或者要求提供經營證明。
    • 東北部分地區: 類似情況也存在,但同樣在收緊和規范中。
  • 注意事項:
    • 真實性是生命線! 必須要有真實的、與核定業務匹配的經營活動和證據(合同、物流、資金流等),空殼注冊、只開票不經營,風險極高!
    • 行業限制: 敏感行業(如文娛、醫藥、投資、金融中介等)通常很難核定。
    • 額度限制: 核定的開票額度普遍受限,比如單戶年開票額通常控制在500萬以內(甚至更低),超過就可能強制要求查賬征收。
    • 政策變動快: 這類地區的政策穩定性相對較弱,說停就停的可能性存在。

部分海島、自貿區等特殊區域(政策驅動型)

  • 特點: 依托國家或地方的特殊政策,有明確的核定征收規定。
  • 典型代表:
    • 海南自由貿易港: 這是目前政策最清晰、最受矚目的區域之一。
      • 對在海南注冊并實質性運營的個體工商戶: 可以申請核定征收。這是寫在《海南自由貿易港法》及配套稅收文件里的! 只要符合條件(真實經營、賬證不全等),核定的合法性強。
      • 優惠力度大: 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200萬的部分,在享受現行優惠政策基礎上,還能再減半征收個人所得稅(基本相當于稅率極低),而且海南還有“雙15%”企業所得稅和高端人才個稅優惠(雖然這主要是針對查賬征收的企業)。
      • 關鍵要求: “實質性運營”是核心! 要求在海南有固定生產經營場所、主要從業人員在海南工作、財務在海南核算、業務在海南發生或管理,想注冊個空殼公司就享受,門都沒有!
    • 平潭綜合實驗區: 對臺合作前沿,過去也有類似政策,但近年來也在不斷規范和收緊,需密切關注最新執行口徑。
  • 注意事項:
    • “實質性運營”要求高: 海南的政策雖好,但對“實質性運營”的審查非常嚴格,需要投入真實的場地、人員、業務發生在當地,成本不低,適合確實計劃在海南拓展業務的企業/個人。
    • 申請程序: 需要向主管稅務機關提交核定申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如經營場所證明、業務合同、人員情況等),不是自動享受。

針對特定人群或行業的核定(普惠性但有條件)

  • 特點: 這是國家層面普遍適用的規定,不局限于特定地區,但門檻明確。
  • 典型代表:
    • 定期定額征收(主要針對個體工商戶): 這是最常見的核定方式,遍布全國。
      • 適用對象: 生產、經營規模小,達不到《個體工商戶建賬管理暫行辦法》規定設置賬簿標準的個體工商戶。
      • 如何核: 稅局根據你的經營地點、規模、項目,核定你一個月(或季)的銷售額(營業額),如果實際開票額不超過核定額,就按核定額交稅;超過了,就要按實際開票額交稅(或者超過太多可能要求建賬)。
      • 增值稅優惠: 目前小規模納稅人(大部分個體戶屬于此)月銷售額10萬(季度30萬)以下,增值稅免稅!這是巨大的利好,超過的話,2025年政策是增值稅按1%征收率(非3%),個稅(經營所得)部分,各地核定稅率不同,通常比較低。
    • 自然人代開發票的核定: 個人(非個體戶)偶爾給企業提供勞務等服務,去稅務局代開發票時,稅務局通常會按開票金額核定一個很低的稅率(如1%-1.5%左右,含增值稅和個稅)當場征收。注意: 這僅適用于“臨時性、一次性” 業務,如果一個人長期、持續為同一單位提供實質上等同于員工的勞務,卻通過頻繁代開發票來避稅(社保、工薪個稅),風險極大!會被認定為“勞務報酬”,要求支付單位按20%-40%稅率代扣代繳個稅,甚至追繳。
  • 注意事項:
    • “小規模”是前提: 定期定額針對的是真正的小微個體戶,生意做大了,達到建賬標準了,就必須按規定設置賬簿,查賬征收。
    • “臨時性”是關鍵: 自然人代開不能濫用,用于長期穩定的業務關系就是踩紅線。

部分地方產業園/孵化器(謹慎甄別!)

  • 特點: 一些地方產業園、創業孵化器為了吸引企業入駐,可能會宣傳其園區內可以申請核定征收。
  • 現狀:
    • 魚龍混雜: 這類信息需要高度警惕! 很多是過時的信息,或者招商人員的夸大宣傳。
    • 核心仍在當地稅局: 最終能否核定,決定權在當地主管稅務機關,而不是園區,園區可能有渠道協助溝通,但絕無可能繞過稅局。
    • 要求趨同: 即便在園區內,要達到前述幾種類型(特別是真實經營、小規模)的要求才能申請,不會因為是園區就有特殊優待(除非該園區本身在海南這類有特殊政策的區域)。
  • 建議: 如果考慮這類園區,務必直接咨詢園區所屬的主管稅務機關,核實當前政策,切勿輕信招商人員一面之詞。

申請核定征收,這些“坑”千萬別踩!(風險警示)

想核定,光知道哪里有可能還不夠,避開雷區更重要!以下行為極易引發稅務稽查和補稅、罰款:

  1. 空殼注冊,虛假經營: 這是最大的雷!只在稅收洼地注冊個執照,實際經營、人員、業務、資金流都在別處,甚至完全沒業務,純粹為了開票,金稅四期下,這種“皮包公司”一查一個準。
  2. 業務拆分,強行“做小”: 明明是一個年收入幾千萬的公司,硬是拆分成幾十個個體戶/個獨,每個都去申請核定,這種刻意逃避查賬征收的行為,屬于偷稅漏稅。
  3. 濫用“自然人代開”: 把工資薪金、勞務報酬偽裝成經營所得去代開,或者長期、穩定地為同一主體提供服務卻頻繁代開,都是高風險行為。
  4. 忽視“四流合一”: 合同流、發票流、資金流、貨物流(或服務流)必須一致且指向真實業務,合同和發票是A公司,錢卻是老板個人卡付的,或者貨是從完全無關的B地發出來的,這就有大問題。
  5. 觸碰敏感行業: 如前所述,文娛、醫藥、金融、投資、股權轉讓等敏感行業,是稅務重點關注的領域,想核定?難上加難。
  6. 低估“事后核查”力度: 即使當時核定了,稅局也有權在后續管理中發現你實際經營規模遠超核定標準、賬務能力已具備等情況,要求你改為查賬征收,并對之前少繳的稅款進行追繳和處罰。
  7. 輕信“包過”、“關系”承諾: 市場上有些中介打著“包搞定核定”、“有內部關系”的幌子收高價,最終審批權在稅局,任何承諾都是不可靠的,甚至可能把你引入非法操作。

我到底適不適合核定征收?如何安全操作?

決策前靈魂拷問:

  1. 我的業務規模真的小嗎? 年收入長期穩定超過500萬?利潤率高嗎?如果規模不小,核定可能省不了多少稅,反而帶來強制查賬和追繳風險。
  2. 我的成本費用能取得合規發票嗎? 如果成本票充足,查賬征收的實際稅負可能比核定還低!
  3. 我能接受真實的經營成本嗎? 比如去海南注冊,真要在當地租場地、雇人、開展業務嗎?成本劃得來嗎?
  4. 我的業務性質合規嗎? 是真實的、可持續的、非敏感的業務嗎?
  5. 我能承受未來政策變動的風險嗎? 如果政策突然收緊,要求改為查賬,有預案嗎?

安全操作指南:

  1. 首選“定期定額”: 如果你就是個小店、小工作室,收入不大,優先考慮注冊為個體戶,在經營地申請最普遍的定期定額征收,合法合規,享受小規模納稅人免稅和低核定稅率。
  2. 考慮“實質經營”的特殊區域: 如果業務發展需要,且愿意承擔成本(場地、人員),海南自貿港是當前政策最明朗、確定性較高的選擇。務必做到“實質性運營”!
  3. 謹慎選擇“稅收洼地”: 如果考慮西部等地,必須確保:
    • 業務真實發生(至少部分在當地)。
    • 建立基本經營痕跡(掛靠地址也要能應對核查)。
    • 嚴格控制開票額度(遠低于風險閾值)。
    • 與靠譜的、強調合規的園區合作。
  4. 善用“自然人代開”(僅限臨時業務): 偶爾的一次性勞務報酬,按規定代開,沒問題。
  5. 務必做到“四流合一”: 這是所有稅務籌劃(包括核定)的生命線。
  6. 專業咨詢: 在做出重大決定前(尤其涉及異地注冊、大額業務),務必咨詢專業的、有責任心的財稅顧問或律師,結合你的具體業務模式、規模、未來發展,評估合規性和風險,量身定制方案,不要自己拍腦袋,更不要輕信網絡上的碎片化信息或非專業人員的建議。

核定征收——回歸本源的路上,且行且珍惜

核定征收政策,在2025年及未來,主旋律必然是規范、收緊、回歸服務小微的本源,全國范圍內大面積、無門檻的“稅收洼地”已成過去式。

對于廣大中小微企業主、個體經營者來說:

  • 小生意,個體戶,定期定額: 仍是合法合規、省心省力的主流選擇,用好小規模免稅政策。
  • 有實力,謀發展,看海南: 海南自貿港的核定政策結合其整體稅收優惠,是當前確定性較高的戰略選擇,但“實質性運營” 是硬門檻,需要真投入。
  • 高風險,不可取: 空殼公司、業務拆分、濫用代開、觸碰敏感行業等操作,無異于火中取栗,秋后算賬的風險極高,代價巨大。

稅務籌劃的核心,永遠是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用好用足國家給予的優惠政策。 核定征收作為一種征管方式,本身不是“避稅天堂”,理解政策邊界,評估自身條件,敬畏稅法紅線,才能真正走得穩、走得遠。

你在核定征收方面遇到過什么難題?或者對某個地區的政策有疑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老板必知!2025年這些地區還能核定征收(附詳細攻略) 核定征收地區 第2張
微信號:15137101602
專業稅籌師定制稅務籌劃方案!
復制微信號
智小賬專業稅籌團隊,專注稅收籌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