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戶核定征收怎么算?早點攤老王、裝修隊老李的真實案例告訴你!
清晨六點,街角老王熱氣騰騰的早點攤前已排起長龍,忙碌間隙,老王擦擦汗,心里卻惦記著一件大事:“稅務所說我這攤子是‘核定征收’,這稅錢到底怎么算出來的?別稀里糊涂多交了錢啊!”不遠處,剛結束一戶裝修的老李也在發愁,他接的都是散活,收入時高時低,稅務所給他核定的方法好像和老王又不太一樣…
別急!今天咱就掰開揉碎,把“個體戶核定征收”這筆賬,算得明明白白!
核定征收:稅局幫你“估摸”個稅,省事但有門道
為啥會有核定征收?說白了,就是稅局體諒咱個體戶老板!很多小本生意,像老王的面館、老李的裝修隊,每天收的是零散現金,進貨單據可能隨手就丟,完整清晰的賬本?真難!查賬征收要求賬目清清楚楚,對咱個體戶確實負擔重,稅局就根據你經營的行業特點、鋪面大小、地段好壞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信息,直接給你“估摸”一個大概要交稅的“基數”或者“比例”,這就是核定征收的核心——簡化、可行。
它和“查賬征收”(自己記賬,按實際利潤算稅)是兩條平行線,核定不一定更“劃算”,但確實省去了大量記賬報稅的麻煩,特別適合賬務能力有限、業務簡單的小老板們。

三種算法:定額、定率、所得率,你的生意屬于哪一種?
稅局“估摸”的方法主要有三種,搞清楚自己屬于哪種,是算對稅的第一步:
-
定額征收:一口價,簡單粗暴
- 怎么算? 稅局直接拍板:老王,你每月固定交500塊經營所得個稅!或者老李,你每季度交1500塊!
- 為啥核定? 適用于規模實在太小、收入極其零星、幾乎沒啥成本費用的行當,比如老王早期推個小車賣煎餅,或者社區里修鞋配鑰匙的老師傅。
- 特點: 最省心! 不管你這個月是賺是賠,哪怕下雨天沒開張,該交的500塊一分不能少,稅額=核定好的固定金額。
-
定率征收:收入乘以固定“稅點”
- 怎么算? 稅局說:老王,你開面館,核定征收率1.5%,你這個月開票+收現金總共10萬塊?好,經營所得個稅 = 100,000元 × 1.5% = 1,500元。
- 核心要素: 你的總收入(或開票額)是計算基礎,稅局核定的那個百分比(征收率) 是關鍵。
- 為啥核定? 適用于成本費用相對穩定、或者難以準確區分個人家庭開支與經營開支的個體戶,比如小型便利店、煙酒店、社區小超市。
- 特點: 跟著收入走。 生意好收入高,稅就多點;生意差收入低,稅就少點,計算簡單:稅額 = 收入總額 × 核定征收率。
-
應稅所得率征收:先“算”出你的利潤,再按稅率交
-
怎么算? 這是最常見、最主流的方式!分兩步走:
- 第一步:算“核定的利潤”(應納稅所得額)
稅局根據你的行業,給一個“利潤率”參考值(應稅所得率)。
- 老王開餐飲(早點攤、面館):所得率一般在10%-15% 之間(假設稅局給老王核12%)。
- 老李搞建筑安裝(裝修隊):所得率可能在8%-15% 之間(假設稅局給老李核10%)。
- 小超市零售:可能在5%-10% 左右。 核定的利潤(應納稅所得額) = 你的收入總額 × 核定的應稅所得率
- 第二步:按5級累進稅率算個稅 用上面算出來的“核定的利潤”,去對照下面這個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全年核定的利潤(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 不超過30,000元的部分 5% 0 超過30,000元至90,000元的部分 10% 1500 超過90,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20% 10,500 超過300,000元至500,000元的部分 30% 40,500 超過500,000元的部分 35% 65,500 - 公式:應交個稅 = 核定的利潤 × 稅率 - 速算扣除數
- 第一步:算“核定的利潤”(應納稅所得額)
稅局根據你的行業,給一個“利潤率”參考值(應稅所得率)。
-
為啥核定? 適用范圍最廣!既能反映行業平均利潤水平,計算又比查賬征收簡單,餐飲、零售、服務、加工、勞務(如裝修)等行業普遍適用。
-
特點: 相對更“貼近”實際利潤水平(雖然也是估算),計算稍微復雜點,但更主流。
-
實戰!老王、老李、小超市老板來算賬
-
案例1:老王的面館(應稅所得率征收)
- 老王2025年第四季度總收入(開票+現金)200,000元。
- 稅局核定的應稅所得率:12%(餐飲業常見)。
- 第一步:算核定的季度利潤 = 200,000 × 12% = 24,000元
- 第二步:算季度個稅
- 24,000元 < 30,000元(稅率表是按年設計的,但申報通常是分季或月,需折算或看累計,為簡化演示,假設本季度獨立計算,且24,000元落在第一檔)。
- 應交個稅 = 24,000 × 5% - 0 = 1,200元。
- 老王季度要交的經營所得個稅是1,200元。 (注意:實際申報需考慮年度累計所得,此處簡化)
-
案例2:老李的裝修隊(應稅所得率征收)
- 老李2025年10月接了個大活,當月總收入150,000元。
- 稅局核定的應稅所得率:10%(建筑安裝常見)。
- 第一步:算核定的當月利潤 = 150,000 × 10% = 15,000元
- 第二步:算當月個稅
- 15,000元 < 30,000元。
- 應交個稅 = 15,000 × 5% - 0 = 750元。
- 老李當月要交的經營所得個稅是750元。 (同上,簡化演示)
-
案例3:社區小張超市(定率征收)
- 小張超市被核定征收率1%。
- 某月營業額(收入總額)80,000元。
- 直接計算: 應交經營所得個稅 = 80,000 × 1% = 800元。
- 小張當月要交800元個稅。 (定率征收就是這么直接!)
重要細節!搞不清這些,小心多交稅或惹麻煩
- “收入總額”指啥? 所有經營相關的錢!開發票的錢 + 沒開發票的現金/掃碼收入,統統算進去!別只報開票部分,隱瞞收入后果嚴重。
- 開票超過核定額?警報拉響! 稅局給你核定時,通常也會核定一個月/季的開票額或收入額,比如核定老王每月收入額10萬,如果老王某月實際開票+收現金達到15萬:
- 定額/定率征收: 可能要求按實際收入15萬重新計算當期的稅(而不是按定額或原定率)。
- 應稅所得率征收: 通常就按實際收入15萬 × 應稅所得率 來算稅。
- 核心:稅局給你的“額度”是條安全線,超了就可能觸發預警或補稅!
- “核定通知書”就是圣旨! 稅局確定你的征收方式和核定標準(定額數、定率、應稅所得率、收入額/開票額)后,會下發《核定定額通知書》或類似文書。這上面寫的數字就是金標準! 務必保存好,按上面寫的期限(月/季)和金額(或方法)去申報納稅。
- 增值稅及其附加:別忘! 上面算的只是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個體戶通常還涉及:
- 增值稅: 目前小規模納稅人季度銷售額不超過30萬(2025-2027年政策),免征增值稅(開普票),超了或開了專票,需按規定交(常見征收率1%或3%)。
- 附加稅費: 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這些是跟著增值稅走的,如果增值稅免了,附加通常也免,如果交了增值稅,附加稅費按增值稅額的一定比例(如7%+3%+2%)計算。
- 簡單說:稅 = 增值稅 + 附加稅費 + 經營所得個稅。 核定征收主要解決的是最后這個“經營所得個稅”的計算問題。
- 政策會變!保持關注! 稅收優惠政策(如小規模增值稅起征點、個稅減半征收)、各行業的應稅所得率參考范圍等,并非一成不變,務必留意稅務部門的官方通知(官網、微信公眾號、辦稅廳公告)。
總結與忠告
個體戶核定征收,核心在于稅局根據你的“外在特征”(行業、規模、地段)給你一個計算稅款的“公式”或“基數”,無論是老王按“收入×12%算出利潤再套稅率”,還是小張超市直接用“收入×1%”,目的都是在合規前提下,簡化你的報稅負擔。
關鍵動作:
- 確認方式: 主動去主管稅務所問清楚,你到底是定額、定率還是應稅所得率征收?拿到蓋紅章的《核定通知書》才算數!
- 牢記參數: 死死記住你的核定定額金額、核定征收率、核定應稅所得率、核定的月/季收入(開票)額,這是你算稅的“鑰匙”。
- 如實申報收入: 所有經營進賬,開票不開票的,都要算進“收入總額”。隱瞞收入是高壓線!
- 警惕“超額”: 時刻留意你的實際收入是否超過了核定的收入額/開票額,一旦超過,及時與專管員溝通,可能需要調整當期稅款。
- 按期申報: 無論有沒有稅要交,都要按核定通知書要求的時間(通常是月或季結束后15日內)進行申報。逾期可能罰款!
核定征收像一把雙刃劍,用好了是省心省力的“保護傘”,疏于管理或心存僥幸,它也可能變成稅務風險的“導火索”,早點攤老王弄懂了自己的12%所得率,心里那本賬終于清爽;裝修隊老李也記住了自己的10%和收入額度,干活收款更踏實,稅收不是“糊涂賬”,小生意也有大智慧,算清稅、交明白錢,生意才能做得長遠,心里才真正安穩!
(說明:文中案例數據、所得率范圍均為便于理解所做的假設演示,具體征收方式、核定標準(定額金額、征收率、應稅所得率、收入額等)務必以主管稅務機關下發的《核定定額通知書》或相關文書為準,實際稅負還受增值稅、附加稅費及可能的區域性優惠政策影響,本文旨在提供基本概念和計算邏輯,不作為具體納稅依據,個體戶朋友請務必咨詢主管稅務機關或專業財稅人士。)

專業稅籌師定制稅務籌劃方案!
復制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