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戶必看!核定征收后,你的個稅到底該怎么交?一文搞懂不踩坑!

“王老板,你這個月核定征收的個稅申報做了嗎?稅局剛通知我了!”隔壁開五金店的老李急匆匆跑來問我。

我一拍腦袋:“哎喲!核定完我以為就沒事了,稅務局不是都給我‘定好數’了嗎?怎么還要報稅交錢?”

相信很多像我和老李一樣選擇核定征收的個體工商戶,都曾有過這種困惑,核定征收本是為了簡化我們的報稅流程,但如果你以為核定完就萬事大吉、坐等自動扣款,那很可能會像我當初一樣,面臨滯納金甚至罰款!我就用最直白的大白話,把核定征收后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這件事,掰開了揉碎了講給你聽,保準看完就能上手操作,明明白白交稅不迷糊!


先搞清:啥是“核定征收”?稅局給我“核”了個啥?

簡單說,核定征收就是稅務局根據你個體戶的經營情況(比如行業(yè)、地段、規(guī)模),直接估算出你一個月或一個季度大概要交多少稅(或者按什么比例交稅),不用你像查賬征收那樣一筆筆算收入和成本。 它主要分兩大類型:

  1. 定期定額征收(雙定戶):

    • “定”了啥? 稅局直接給你定死兩個數:每期的銷售額(或營業(yè)額) + 每期要交的稅額(個稅、增值稅、附加等都打包算好)
    • 舉個栗子??: 老王在社區(qū)門口開了個早餐鋪,稅務局實地看過,核定他每月銷售額3萬元,每月固定交稅800元(這800元里就包含了老王該交的個人所得稅、增值稅及附加等),老王每月就按800元交稅,不用管實際賣了3萬還是2萬5(除非超過核定額度太多,后面會講)。
    • 誰適合? 規(guī)模小、收入穩(wěn)定、難以精確核算成本費用的個體戶,比如小餐館、便利店、理發(fā)店等。
  2. 個體戶必看!核定征收后,你的個稅到底該怎么交?一文搞懂不踩坑! 個體工商戶核定征收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 第1張

    核定應稅所得率征收:

    • “核”了啥? 稅務局不直接定稅額,而是給你核定一個利潤率(應稅所得率),你需要用實際收入 x 核定的利潤率 = 應納稅所得額,再用這個“應納稅所得額”去對照個人所得稅稅率表計算稅款。
    • 舉個栗子??: 小李開了個設計工作室,稅務局核定他所在的設計行業(yè)應稅所得率為10%,如果小李本季度實際取得收入 30萬元,那么他的:
      • 應納稅所得額 = 300,000元 x 10% = 30,000元
      • 再用這3萬元去計算個稅(怎么算?后面馬上講!)。
    • 誰適合? 有一定規(guī)模、能準確核算收入,但成本費用憑證不全或難以準確核算的個體戶,比如設計、咨詢、技術服務、批發(fā)零售等。

關鍵點敲黑板:

  • 核定征收是簡化管理方式不是免稅!該交的稅一分不能少。
  • 具體給你核定成“定期定額”還是“應稅所得率”,是稅務局根據你的申請和調查情況決定的,不是你自己隨便選。
  • 核定的結果(定額數或應稅所得率)會寫在稅務局發(fā)給你的《核定(調整)定額通知書》或《核定征收通知書》上,這是你的“交稅指南針”,務必保存好!

核心問題:核定征收下,個人所得稅到底怎么算、怎么交?

搞清楚自己是哪種核定方式,是第一步,接下來就是重頭戲:算錢!

情況1:定期定額戶(雙定戶)的個稅繳納

  • 怎么算? 最簡單!稅務局在給你核定那個固定稅額(比如老王每月的800元)時,已經把你該交的個稅包含在里面算好了,你不需要自己再單獨計算個稅是多少。
  • 怎么交?
    1. 按時申報繳納: 大部分地區(qū)要求按月或按季申報繳納這個核定好的總稅額,即使你這個月沒開門,理論上也要按定額交(除非申請了停業(yè))。
    2. 電子稅務局操作(最常用):
      • 登錄你所在省的電子稅務局網站或APP。
      • 找到“我要辦稅” -> “稅費申報及繳納” -> “定期定額戶申報” 或類似模塊。
      • 系統(tǒng)通常會自動帶出核定的應納稅額(就是你該交的總錢數,里面包含了個稅)。
      • 核對無誤后,確認申報。
      • 接著點擊“稅款繳納”,選擇支付方式(三方協(xié)議扣款、銀聯、支付寶、微信等)完成繳款。
    3. 簽訂三方協(xié)議自動扣款(超省心): 強烈建議在銀行、稅務局、你自己三方簽訂扣款協(xié)議,到了申報期,稅款會自動從你綁定的銀行賬戶扣走,省去手動操作的麻煩。但務必保證賬戶余額充足!
    4. 大廳申報(不推薦): 如果實在搞不定線上,帶上公章、營業(yè)執(zhí)照副本、經辦人身份證,去稅務局大廳申報繳納(費時費力)。
  • 重要提醒(雙定戶易踩坑點):
    • “雙定”不是“無限”! 如果你的實際銷售額或營業(yè)額連續(xù)3個月超過核定定額的30%(比如老王核定3萬,實際連續(xù)3個月都賣了4萬以上),必須!必須!必須! 主動向稅務局報告,申請重新核定定額,否則被查到超定額沒申報,不僅要補稅,還要交滯納金和罰款!別因小失大!
    • 定額包含的稅種要看清! 通知書上會寫明這個定額包含了哪些稅(個稅、增值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等),別以為只交了個稅就完事了。

情況2:核定應稅所得率戶的個稅繳納

  • 怎么算?(分三步走)

    1. 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應納稅所得額 = 當期實際收入總額 x 稅務局核定的應稅所得率

      • 栗子:小李(應稅所得率10%)季度收入30萬:300,000 x 10% = 30,000元
    2. 查找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 將上面算出的“應納稅所得額”,對照“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級數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元) 稅率(%) 速算扣除數(元)
      1 不超過30,000 5 0
      2 超過30,000至90,000 10 1500
      3 超過90,000至300,000 20 10,500
      4 超過300,000至500,000 30 40,500
      5 超過500,000 35 65,500
      • 注意: 這個表是按全年應納稅所得額設計的!如果你是按季申報,需要換算成全年數來計算,或者直接按累計數計算(普遍做法)。
    3. 計算應納稅額:

      • 方法一(分步法,更清晰):
        • 小李季度應納稅所得額30,000元。
        • 假設這是第1季度,暫時沒有其他所得,那么全年應納稅所得額預估 = 30,000 x 4 = 120,000元(按全年預估)。
        • 查表:120,000元在第3級(超過90,000至300,000部分,稅率20%,速算扣除數10,500元)。
        • 全年應納稅額 = 120,000 x 20% - 10,500 = 24,000 - 10,500 = 13,500元
        • 本季度(第1季度)應納稅額 = 全年應納稅額 / 4 = 13,500 / 4 = 3,375元 (這是簡化算法,嚴格按累計所得計算更準確,但原理類似)。
      • 方法二(速算扣除法,常用): 很多電子稅務局系統(tǒng)會幫你自動計算,公式:應納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 x 稅率 - 速算扣除數 (這里需要按累計數計算,系統(tǒng)會自動處理)。
      • 方法三(最簡單): 登錄電子稅務局申報時,填入你的當期實際收入總額,系統(tǒng)會根據核定的應稅所得率自動計算出應納稅所得額,再自動套用稅率表算出當期應納個稅! (推薦依賴系統(tǒng)計算,但自己懂原理能復核)。
  • 怎么交?

    1. 按期申報預繳: 通常是按季(在季度終了后15日內)申報預繳個人所得稅。
    2. 電子稅務局操作:
      • 登錄電子稅務局。
      • 找到“我要辦稅” -> “稅費申報及繳納” -> “綜合所得(經營所得)申報” 或類似模塊(可能叫“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申報(A表/B表)”)。
      • 選擇“核定征收(核定應稅所得率)” 選項。
      • 準確填寫本期(本季)收入總額
      • 系統(tǒng)會自動應用你的核定應稅所得率,算出應納稅所得額,再套稅率表算出本期應預繳的個人所得稅額
      • 核對信息無誤后,提交申報。
      • 點擊“稅款繳納”,完成支付。
    3. 年度匯算清繳(千萬別忘!): 在次年的3月31日之前,需要進行經營所得的年度匯算清繳(申報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C表),目的是把全年的收入匯總,按核定的應稅所得率算出全年總的應納稅所得額,再計算全年實際應納個稅,與你全年已經預繳的個稅進行比較,多退少補!即使你每個季度都按時預繳了,這個年度匯算也必須做

實戰(zhàn)操作指南:手把手教你電子稅務局申報(以應稅所得率戶為例)

怕你看暈了,直接上干貨步驟!假設你是核定應稅所得率戶,季度申報:

  1. 登錄: 打開你所在省的電子稅務局官網,用綁定的手機號/稅號+密碼,或者掃碼登錄。
  2. 找入口: 在首頁找“我要辦稅” -> “稅費申報及繳納”
  3. 選表: 在申報清冊里找到“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納稅申報表(B表)” (適用于查賬征收和核定應稅所得率征收的季度/月度預繳),點擊“填寫申報表”。
  4. 填基本信息: 系統(tǒng)一般會自動帶出你的信息(姓名、稅號、被投資單位信息等),核對一下。
  5. 關鍵一步 - 選征收方式: 在申報表里,找到“征收方式”欄,選擇“核定征收”,然后在“核定征收方式”欄選擇“核定應稅所得率征收”。
  6. 填收入: 在“收入總額”欄,如實填寫你本季度的總經營收入(開票+不開票的都要算!)。
  7. 見證奇跡 - 自動計算: 神奇的事情發(fā)生了!當你選擇了核定應稅所得率征收并填寫收入后:
    • 系統(tǒng)會自動調用稅務局后臺給你核定的應稅所得率(比如10%)。
    • 自動計算出“應納稅所得額” = 收入總額 x 核定應稅所得率
    • 系統(tǒng)再自動根據適用的稅率和速算扣除數(考慮累計情況)計算出“本期應補(退)稅額”(就是你這次要交的個稅)。
  8. 核對: 仔細檢查自動計算出的“應納稅所得額”和“本期應補(退)稅額”是否合理,重點看應稅所得率對不對,收入總額有沒有填錯。
  9. 提交申報: 確認無誤后,點擊“申報”按鈕提交。
  10. 繳稅: 申報成功后會提示繳稅,點擊“繳款”或“稅款繳納”,選擇你方便的支付方式(銀行卡、三方協(xié)議、支付寶、微信等)完成支付。
  11. 憑證: 繳款成功后,務必下載保存電子繳款憑證!這是你已交稅的證明,非常重要!

定期定額戶的操作更簡單: 通常找到“定期定額戶申報”模塊,系統(tǒng)直接顯示核定好的稅額,你確認申報并繳款即可。


超重要提醒:核定征收個體戶必知的N個坑與保命技巧

  1. “核定”≠“不管”!收入要記清! 無論哪種核定方式,你都必須建立簡單的收支流水賬(比如記在手機備忘錄、筆記本或簡單表格里)! 定期定額戶要關注是否連續(xù)超定額;應稅所得率戶要準確記錄收入總額用于申報,稅局隨時可能檢查你的實際經營情況。
  2. “雙定戶”警惕“超定額”陷阱! 連續(xù)3個月超定額30%不報告調整,是稽查重點!主動報告是上策,感覺生意明顯變好,就該留心了。
  3. “應稅所得率戶”別混淆稅種! 你申報繳納的是“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和你個人其他的工資薪金所得(如果有)是分開的,別搞混了。
  4. 成本費用扣除有門道(針對應稅所得率戶): 雖然核定了所得率,但如果你能提供合法有效憑證證明你的成本費用實際超過了按核定率計算的部分,理論上可以在年度匯算清繳時申請調整!但難度較大,需要強有力的證據,最好咨詢專管員或專業(yè)會計,平時養(yǎng)成收集發(fā)票的好習慣!
  5. 免稅政策要會用! 個體戶通常是小規(guī)模納稅人(年銷售額≤500萬),享受增值稅免征額度(2025年政策:月銷售額≤10萬,季度≤30萬,免征增值稅及附加),但注意:
    • 這個免稅主要免的是增值稅及附加
    • 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該交還得交! 核定征收的個稅計算基礎(定額或按所得率算的所得額)不受增值稅是否免征的影響,別以為不交增值稅就不用交個稅了!
  6. 年度匯算清繳(C表)是終極考驗! 特別是核定應稅所得率戶,每年3月31日前務必完成! 這是對全年稅款的最終結算,不做或逾期,會被罰!電子稅務局同樣可以操作。
  7. 保存憑證就是保命符! 所有和稅務局往來的文書(核定通知書、申報表、繳款憑證)、你的收支記錄、發(fā)票單據等,至少保存5年! 這是應對檢查、維護自身權益的鐵證。
  8. 銀行賬戶變動及時更新! 特別是簽了三方協(xié)議自動扣款的,如果換銀行卡了,務必及時去稅務局更新三方協(xié)議信息,否則會導致扣款失敗產生滯納金。
  9. 政策變化多關注! 稅收政策(尤其是針對小微、個體的優(yōu)惠)常有調整,多留意稅務局官網、官方微信公眾號或本地稅企交流群的消息,別因為信息滯后多交冤枉錢或少交惹麻煩。
  10. 搞不定?大膽問! 遇到實在弄不明白的,不要猜!不要蒙! 最靠譜的方式:
    • 撥打 12366 納稅服務熱線咨詢。
    • 登錄電子稅務局使用 “在線咨詢” 功能
個體戶必看!核定征收后,你的個稅到底該怎么交?一文搞懂不踩坑! 個體工商戶核定征收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 第2張
微信號:15137101602
專業(yè)稅籌師定制稅務籌劃方案!
復制微信號
智小賬專業(yè)稅籌團隊,專注稅收籌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