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戶核定征收個人所得稅繳納全攻略,一看就懂,輕松搞定!

個體戶老板必看!核定征收后個稅到底怎么交?手把手教你算清、報準、省心省力!**

老李在小區門口開了十幾年早餐店,生意紅火,但每次說起交稅就直撓頭,去年稅務局給他定了“核定征收”,老李心里更沒底了:“這核定征收是啥意思?定了個數我就按那個交?還是得自己算?到底咋交這個個人所得稅???” 相信這是很多個體戶老板共同的困惑,別急,今天咱們就掰開了揉碎了,把“個體戶核定征收怎么交個人所得稅”這件事,用最接地氣的話,給你講得明明白白!

先搞懂:啥叫“核定征收”?為啥給我核定?

“核定征收”就是稅務局看你做生意,可能賬目不太健全(比如老李的早餐店,每天現金進進出出,記個流水賬都費勁),或者成本費用算不清、算不準,沒法按你實際的“利潤”來精確計算該交多少稅,怎么辦呢?稅務局就根據你經營的行業特點、鋪面大小、地段好壞、大概的營業額等信息,給你核定一個“標準”或者一個“率”,用來計算你應該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 為啥給我核定?常見原因:
    • 賬本不全或不清: 像老李這樣,收支記錄簡單,甚至只有個“錢盒子”,沒法準確算成本和利潤。
    • 成本費用憑證難取得: 比如小餐館,很多食材是早市買的,沒發票;請的幫工可能是現金結算,沒簽合同,成本說不清。
    • 規模小、業務簡單: 稅務局覺得你完全有能力建賬但沒建,或者建了賬但明顯混亂不合理。
    • 法律法規規定: 某些特定行業或情形,國家規定可以直接核定。

核定征收 ≠ 想定多少就定多少! 這是稅務局依法依規,基于調查和行業參數做出的判斷。

個體戶核定征收個人所得稅繳納全攻略,一看就懂,輕松搞定! 個體戶核定征收怎么交個人所得稅呢 第1張

核心來了:核定征收下,個稅到底怎么算?怎么交?

這才是老李們最關心的問題!核定征收計算個人所得稅,主要有兩種模式,你需要搞清楚自己是哪一種:

  1. 定期定額征收(雙定戶):

    • 最省心的一種! 稅務局直接給你定了兩個“額”:
      • 月(季)銷售額或營業額(簡稱“定額”): 核定老李早餐店每月營業額是 30,000 元。
      • 月(季)應納稅額: 直接告訴你每個月(或每個季度)要交多少個人所得稅,核定老李每月個人所得稅是 300 元。
    • 怎么交?
      • 太簡單了! 你就按稅務局核定的這個固定稅額,在規定的期限內(通常是季度結束后的15日內)去交稅就行了,不用自己算!
      • 關鍵點:
        • 開票別超限: 如果核定的月銷售額是 3 萬,你這個月實際開出去的發票(包括稅局代開和自開)加起來不超過 3 萬,那就按核定的 300 元交個稅。
        • 開票超了怎么辦? 如果你這個月實際開票額超過了核定的 3 萬,比如開了 4 萬,那對不起,稅務局系統會預警,你需要就超過定額的那部分(4萬 - 3萬 = 1萬),按相關規定去補繳個人所得稅(通常需要到稅局大廳申報補繳,補繳時會涉及計算問題,見下一種方式),沒超過定額的部分,還是按 300 元交。
        • 專管員通知: 有時核定通知書上會寫清楚交稅方式和期限,或者專管員會明確告知,不清楚一定要問!
  2. 核定應稅所得率征收:

    • 這種需要自己“算一下”,但也不難! 稅務局不是直接給你定稅額,而是:

      • 核定你的“應稅所得率”: 根據你的行業,給你一個“利潤率”的參考比例,國家有指導范圍,
        • 餐飲業:8%-25%
        • 批發零售業:4%-15%
        • 娛樂業:15%-30%
        • 咨詢、技術服務等:10%-30%
        • (具體適用多少,由主管稅務局根據你的情況確定,比如核定老李從事餐飲,應稅所得率是 10%)。
      • 核定你的月(季)銷售額或營業額: 和定期定額類似,核定你一個收入額(比如月收入 40,000 元)。
    • 怎么算?分三步走:

      • 第一步: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應納稅所得額 = 核定的月(季)收入額 × 核定的應稅所得率 老李核定月收入 40,000 元,應稅所得率 10%。 應納稅所得額 = 40,000 × 10% = 4,000 元 (這是稅務局認可的“利潤”)

      • 第二步:計算應納稅額

        • 個體戶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適用五級超額累進稅率表(這個表全國統一,跟工資薪金的稅率表不同?。?。
        • 稅率表如下(以年度計算為例,實際按月/季計算時要換算):
        級數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
        1 不超過 30,000 元的部分 5% 0
        2 超過 30,000 至 90,000 元的部分 10% 1,500
        3 超過 90,000 至 300,000 元的部分 20% 10,500
        • 老李的 應納稅所得額是 4,000 元。需要先換算成年(因為稅率表是按年設計的): 年應納稅所得額 = 月應納稅所得額 × 12 = 4,000 × 12 = 48,000 元
        • 48,000 元落在稅率表的第二級(超過 30,000 至 90,000 元的部分,稅率 10%,速算扣除數 1,500)。
        • 計算年應納稅額: 年應納稅額 = 年應納稅所得額 × 稅率 - 速算扣除數 年應納稅額 = 48,000 × 10% - 1,500 = 4,800 - 1,500 = 3,300 元
        • 換算回月應納稅額: 月應納稅額 = 年應納稅額 ÷ 12 = 3,300 ÷ 12 = 275 元
        • 老李每個月按核定應稅所得率算出來的個人所得稅是 275 元。
      • 第三步:考慮扣除項(重要!)

        • 基本減除費用: 個體戶業主本人,在計算經營所得時,每月可以扣除 5,000 元(一年 60,000 元) 的基本減除費用(類似工資的“起征點”),這個通常在年度匯算清繳時統一扣除更常見,但計算預繳時有時也會考慮。
        • 專項扣除: 你自己繳納的“三險一金”(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住房公積金)。
        • 專項附加扣除: 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贍養老人、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這六項。注意: 這些扣除是在年度匯算清繳時辦理不是在每個月/季度預繳時直接扣!預繳時通常只考慮基本減除和專項扣除(如果有)。
        • 其他扣除: 符合條件的商業健康保險、稅延養老保險等。
        • 關鍵提醒: 計算核定征收下的個稅時,應納稅所得額(4,000元)是稅務局核定出來的“利潤”,在計算最終年度應納稅額時,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再減去上述的扣除項目(60,000元/年 + 專項扣除 + 專項附加扣除 + 其他扣除),這意味著,在年度匯算清繳時,你很可能能申請退稅! 因為預繳時(按275元/月)通常沒扣或者沒扣全這些。
    • 怎么交?

      • 你需要按計算出來的月(或季)應納稅額(如老李的 275元/月),在每個季度結束后的15日內(比如1-3月的稅,4月15日前交),通過電子稅務局、銀行端、或者去稅務局大廳申報并繳納
      • 年度結束后3個月內(次年3月31日前)必須進行匯算清繳! 把全年所有的扣除項(6萬+三險一金+專項附加扣除等)都算進去,多退少補,這是你拿回多交稅款的關鍵機會!

核定征收個體戶交個稅的關鍵流程

  1. 確認核定方式與參數: 收到稅務局的《核定(定率)征收通知書》或《定期定額核定通知書》,務必看清楚上面寫的是“定期定額”還是“核定應稅所得率”,核定的收入額是多少?核定的稅率或稅額是多少?這是你交稅的基礎依據!沒收到或丟了?趕緊找專管員或去稅務局查詢打印。
  2. 按期申報預繳:
    • 定期定額戶: 按核定稅額,在季度終了后15日內繳納稅款(大部分地區已實現簡易申報,卡里有錢自動扣,但也需關注是否成功)。
    • 核定應稅所得率戶: 按自己計算出的稅額(或電子稅務局自動計算),同樣在季度終了后15日內通過電子稅務局等進行“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月(季)度申報(A表)”并繳款,電子稅務局通常有模板,填入核定的收入額,選擇核定的應稅所得率,系統會自動計算稅額。
  3. 年度匯算清繳(必做?。?/strong> 無論哪種核定方式,在次年3月31日前,都必須通過電子稅務局或到辦稅服務廳辦理“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年度申報(B表)”。
    • 這是核心! 在這個環節,你需要填報全年的收入總額(如果開票額全年都未超過核定收入額,一般就填核定收入額;如果超過,要填實際開票額或自行申報的調整后收入額)。
    • 更重要的是: 在這個表里,把你全年符合條件的扣除項統統填進去! 包括:
      • 成本、費用(核定征收下,雖然稅務局核定了所得率,但如果你有合法憑證且能準確核算,匯算清繳時也可以嘗試據實填報成本費用,但需符合規定且可能改變征收方式,操作前最好咨詢專管員)。
      • 業主本人的全年基本減除費用 60,000元。
      • 業主本人繳納的“三險一金”(專項扣除)。
      • 業主本人符合條件的專項附加扣除(子女教育、房貸、贍養老人等)。
      • 其他依法可扣除的項目。
    • 系統會根據你填報的總收入和所有扣除項,重新計算全年實際應納個稅。
    • 和你全年四個季度已經預繳的稅款總額比較:
      • 實際應繳稅 < 已預繳稅,恭喜你!可以申請退稅。
      • 實際應繳稅 > 已預繳稅,就需要補稅。
  4. 繳納稅款(或申請退稅): 根據匯算清繳的結果,完成最終的稅款補繳或提交退稅申請。

個體戶核定征收交個稅的幾個關鍵提醒(避坑指南)

  1. “定額”不是“免稅”! 核定征收只是計算方式不同,該交的稅一分不會少!別以為核定就是免稅了。
  2. 開票額超核定額,必須補稅! 特別是“雙定戶”,發票開超了,一定要主動申報補繳,否則被查到就是偷稅,要罰款交滯納金!系統有監控,別存僥幸心理。
  3. 年度匯算清繳不是選擇題,是必答題! 不做匯算清繳,你預繳時沒扣除的那些費用(尤其是6萬基本減除和專項附加扣除)就白白損失了!等于多交稅!務必在次年3月底前完成。
  4. 扣除項目要合規、憑證要留存! 專項附加扣除不是你說有就有的,要符合政策規定,并且準備好相關證明資料(比如租房合同、房貸合同、子女學籍信息、父母身份信息等),稅務局有可能會抽查,備查期一般是5年,三險一金繳費憑證也要留好。
  5. “核定”不是一成不變的! 如果你的經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比如店面擴大、生意暴增或暴跌),導致原來的核定額明顯不合理(太高或太低),你有權主動向稅務局申請調整核定額! 同樣,稅務局也會定期進行核查調整,覺得核高了,大膽去申請復核。
  6. 個體戶業主的“工資”不能稅前扣除! 這是很多老板的誤區,個體戶不是公司,老板給自己發的所謂“工資”,在計算個體戶經營所得個稅時,是不能作為成本費用扣除的!業主的生計費用是通過前面說的基本減除費用(6萬/年)和專項附加扣除等來解決的,給自己開工資單也沒用。
  7. 了解地方性政策: 有些地方為了扶持個體戶,在國家政策基礎上可能會有一些優惠或簡化措施(比如季度銷售額30萬以下免征增值稅及附加,但個稅是另一回事),關注當地稅務局的通知。

舉個“栗子”:張老板的服裝店(核定應稅所得率征收)

  1. 核定情況:
    • 行業:零售業
    • 核定應稅所得率:8%
    • 核定月銷售額:50,000元
  2. 季度預繳(以第一季度1-3月為例):
    • 季度核定銷售額 = 50,000元/月 * 3個月 = 150,000元
    • 季度應納稅所得額 = 150,000元 * 8% = 12,000元
    • 換算成年應納稅所得額(用于查稅率表): 年應納稅所得額 = 12,000元 (季度所得) * 4 = 48,000元
    • 查稅率表:48,000元在第二級(超過30,000至90,000元部分,稅率10%,速算扣除數1,500)
    • 計算年應納稅額: 年應納稅額 = 48,000 * 10% - 1,500 = 4,800 - 1,500 = 3,300元
    • 計算季度應預繳稅額: 季度應預繳額 = 年應納稅額 / 4 = 3,300 / 4 = 825元
    • 張老板需在4月15日前申報并繳納第一季度個稅825元。 (實際操作中電子稅務局會自動計算)
  3. 年度匯算清繳(次年3月底前):
    • 假設張老板全年4個季度都按核定銷售額申報,全年核定總收入 = 50,000 * 12 = 600,000元。
    • 填報《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納稅申報表(B表)》:
      • 收入總額:填600,000元(如果實際開票額未超核定)。
      • 成本費用:核定征收下,這部分通常按核定的應稅所得率反推的成本費用填,或者如果張老板有完整賬務憑證且申請了查賬征收(可能性?。?,可按實際填,這里假設按核定方式,成本費用系統可能
個體戶核定征收個人所得稅繳納全攻略,一看就懂,輕松搞定! 個體戶核定征收怎么交個人所得稅呢 第2張
微信號:15137101602
專業稅籌師定制稅務籌劃方案!
復制微信號
智小賬專業稅籌團隊,專注稅收籌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