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鐘自查!個體戶老板,你的稅是查賬還是核定?看清這里就知道!

剛開店的王姐最近有點懵,她的小吃店生意不錯,可每次去稅務局,工作人員總問她:“你是查賬還是核定啊?”王姐撓撓頭:“啥意思?我自己也算賬啊,這算查賬嗎?”旁邊的老李頭更是一臉問號:“核定?核啥定?我就按發票交稅,算啥?”

你是不是也和王姐、老李頭一樣,搞不清自己的稅到底是咋交的?別急!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了講清楚,更重要的是——告訴你去哪里能一眼看明白!

先搞懂:查賬征收和核定征收,到底啥區別?

簡單說,這就好比老師檢查作業的兩種方式:

  • 查賬征收: 老師(稅務局)要仔仔細細看你寫的每一頁作業(賬簿憑證),根據你真實的“成績”(收入、成本、利潤)來打分(計算該交多少稅)。個體戶要自己建賬,算清楚賺了多少錢,按利潤來交“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
  • 核定征收: 老師(稅務局)看你平時表現(經營規模、地段、行業),直接給你定個“及格線”(一個固定的金額或者比例),你只要按這個標準交就行,不用把每一筆賬都翻出來給老師看。個體戶不一定需要建很復雜的賬,稅局根據情況給你“估”個稅。

關鍵區別: 查賬征收看你的實際利潤;核定征收是稅局給你定一個標準(可能是固定金額,也可能是按收入的比例),搞懂這個,再看自己屬于哪種就清晰多了!

個體戶自查寶典:到底去哪里看我是哪種征收?

想知道自己是“查賬”還是“核定”?看這幾個地方最靠譜:

電子稅務局(最常用!強烈推薦!)
現在大多數個體戶老板都開通了電子稅務局,這就是你的“稅務百寶箱”!

  • 登錄進去: 用你的稅號和密碼(或者掃碼)登錄你們省的電子稅務局網站或APP。
  • 找“我的信息”: 一般在首頁頂部導航欄或者側邊欄能找到“我的信息”、“納稅人信息”這類入口。
  • 點“核定信息”: 在“我的信息”或“納稅人信息”下,仔細找找,通常會有“核定信息”、“稅費種認定信息”、“稅(費)種認定”這樣的選項,點進去!
  • 盯緊“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 在核定信息列表里,找到“個人所得稅”這一項,特別注意征收品目是“經營所得”的那一行。
  • 看“征收方式”或“核定征收類型”: 這一行里,會明確寫著征收方式!
    • 如果寫著“查賬征收”,那沒跑了,你就是查賬征收。
    • 如果寫著“核定征收”,那還要看后面或旁邊的具體類型:
      • “核定應稅所得率”:這是最常見的核定方式之一,稅局給你定個利潤率(比如餐飲業10%),你按收入×這個率×稅率交稅。
      • “核定應納稅額”:稅局直接給你定好每個月或每個季度固定交多少錢稅(比如每月固定交500元)。
      • “定期定額”:這也是核定的一種特殊形式(可以理解為核定應納稅額的一種),常見于規模很小的個體戶,也是固定稅額。
  • 小貼士: 不同省份電子稅務局界面可能略有不同,但核心路徑(我的信息->核定信息)基本一致,找不到就多用搜索框搜“核定”、“認定”等關鍵詞,實在不行,截圖保存,找懂的人或稅務小哥問問。

你的“稅收完稅證明”(繳稅憑證)
每次交完稅,電子稅務局或銀行都會給你一個完稅證明(現在很多都是電子版),打開看看:

  • 找到你交“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的那一筆記錄。
  • 仔細看“征收項目”、“征收品目”旁邊,或者備注欄里,很可能會寫清楚是“查賬征收”還是“核定征收(應稅所得率/應納稅額/定期定額)”! 這是最直接的“稅單證據”。

稅務局窗口(面對面最踏實)
如果你對電子操作實在頭疼,或者查到的信息有疑問,直接帶上你的:

  • 營業執照副本(原件或清晰復印件)
  • 身份證原件
  • 公章(如果刻了的話)
    去你辦稅務登記的主管稅務局的辦稅服務廳,跟工作人員說:“麻煩幫我查一下我這個個體戶,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是查賬征收還是核定征收?具體怎么核定的?” 他們系統里一查,馬上就能告訴你準確答案。記得問清楚細節,比如核定應稅所得率是多少?定期定額額是多少?

你的“核定定額通知書”(核定征收的“身份證”)
如果你當初被核定了(特別是定期定額或核定應納稅額),稅局一定會給你發一個書面的《核定定額通知書》或者類似名稱的文書(現在很多也發電子版到電子稅務局)。

  • 紙質版: 好好翻翻你開業時稅務局給的那堆資料,或者后來稅管員通知你去拿的文件,這個通知書非常重要!上面白紙黑字寫明了你的核定方式、核定期限(比如一年)、核定的稅額或所得率標準。
  • 電子版: 登錄電子稅務局,在“我的信息” - “通知公告”或者“文書送達”等地方查找,可能會有電子版的核定通知書。收到這個通知書,就鐵定是核定征收了!

你的稅務管理員(專管員)
每個個體戶通常都有對應的稅務管理員(專管員),你可以通過電子稅務局查詢到他的聯系方式(一般在“我的信息”里有),或者打12366問,直接打電話或加微信(如果提供的話)問他:“X老師您好,我是XXX店的XXX,麻煩問下咱店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是查賬還是核定呀?具體是怎么核定的?” 專管員是最權威的信息源之一。 跟他保持良好溝通很重要!

重要提醒!搞清征收方式,千萬別踩這些坑

  • 核定征收≠不用記賬! 就算你是核定征收(特別是核定應稅所得率),國家明確規定你也得建賬! 只是建賬要求可能比查賬征收簡單些(比如設置簡易賬),進貨單、銷售記錄、費用發票這些基礎憑證都要保存好!稅局隨時可能檢查,而且對你了解自己生意盈虧至關重要,核定只是簡化了計算稅款的方式,不是免除了記賬義務!
  • “雙定戶”要特別注意! 如果你是“定期定額戶”(雙定戶),記住核定的這個定額通常是“起征點”,意思是:
    • 如果你當月實際銷售額不超過核定額,就按核定額申報納稅(或者有些地方實際不超定額可能免稅,以當地政策為準)。
    • 如果你當月實際銷售額超過了核定額必須!必須!必須! 在申報期內(通常是次月15號前),主動去電子稅務局或稅務局補申報,按實際銷售額計算交稅!否則被查到,不僅要補稅,還要交滯納金甚至罰款!別以為核定了就萬事大吉,生意好超了定額一定要主動報!
  • 核定不是一成不變的! 核定征收通常有有效期(比如一年),到期前,稅局會重新評估你的經營情況,可能調整定額或所得率,甚至可能因為規模做大了、賬健全了,要求你改為查賬征收! 同樣,查賬征收的如果覺得賬太難做,符合條件也可以申請改為核定征收(但審批權在稅局)。
  • 查賬征收的個體戶,賬就是命根子! 如果你被認定為查賬征收,那建立一套規范、真實、完整的賬務系統就是你的法定義務,收入、成本、費用都要有合法憑證支撐,否則,稅務局查賬時發現賬目混亂、憑證缺失,會按核定甚至更高的標準來補稅罰款,那損失就大了!賬做不好,查賬征收可能比核定還虧!
  • 開不開發票都得交稅! 有些老板覺得,顧客不要發票,我這筆收入就不用記賬交稅了。大錯特錯! 無論查賬還是核定,稅局認定的都是你的全部經營收入,不管你開沒開發票!不開票收入也是收入,該記賬記賬,該交稅交稅,心存僥幸,秋后算賬時哭都來不及。

個體戶老板,怎么選才劃算?

1分鐘自查!個體戶老板,你的稅是查賬還是核定?看清這里就知道! 個體戶在哪里看是查賬征收還是核定征收 第1張

很多老板會問:“查賬征收和核定征收,到底哪種對我更有利?” 這個真沒標準答案,得看你的具體情況:

  • 生意剛起步,規模小,收入不高,成本費用憑證不全: 核定征收(特別是定期定額) 可能更省心省力,稅負也可能相對固定甚至較低。
  • 生意穩定,規模中等,能清晰核算成本和費用,特別是成本費用占收入比例較高: 查賬征收 可能更有利,因為查賬征收是按利潤(收入-成本-費用)交稅,如果你成本費用高,算出來的利潤低,交的稅可能比核定征收(按收入比例核)要少。
  • 利潤率特別高(比如某些暴利行業),成本費用很少: 核定征收(按較低應稅所得率核) 可能反而比查賬征收(按實際高利潤交)更劃算。

重點:

  • 征收方式不是你想選就能選!主要看稅局根據你的建賬能力、核算水平、經營規模等來判定,新辦個體戶通常默認是核定,后續可以申請調整。
  • 關鍵在“利潤率”對比! 自己大致估算下實際的經營利潤率(利潤/收入),如果這個實際利潤率低于稅局對你所在行業核定的應稅所得率(比如你做餐飲,實際利潤率只有5%,但稅局核定餐飲所得率是10%),那么查賬征收對你更有利,反之,如果實際利潤率高(比如20%),核定所得率低(比如10%),那核定征收可能更省稅,還要考慮記賬的成本和精力。
  • 長遠看,規范是王道! 無論哪種方式,規范經營、誠信納稅、保存好憑證都是最穩妥、最能保護自己的做法,生意做大了,查賬征收是必然趨勢。

寫在最后

個體戶老板們,搞清楚自己是“查賬”還是“核定”,絕對是經營路上的必修課!這直接關系到你要交多少稅、怎么交稅、日常怎么管賬。

別偷懶!現在就打開你的電子稅務局,按上面說的步驟,找到“核定信息”或者“稅費種認定”,看看你的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征收方式那欄到底寫的是什么!

如果看了半天還是云里霧里,或者對結果有疑問,別猶豫,帶上證件直接跑一趟稅務局,找窗口工作人員或者你的專管員問個明明白白,稅收問題,可容不得半點馬虎!

你的稅,是查賬還是核定?看完這篇文章,現在總該心里有數了吧? 搞清楚了這一點,才能更好地規劃經營,安心賺錢!

1分鐘自查!個體戶老板,你的稅是查賬還是核定?看清這里就知道! 個體戶在哪里看是查賬征收還是核定征收 第2張
微信號:15137101602
專業稅籌師定制稅務籌劃方案!
復制微信號
智小賬專業稅籌團隊,專注稅收籌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