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戶核定征收所得稅怎么算?一篇給你講得明明白白!

張姐在小區門口開了家早餐店,生意紅火,最近總聽老顧客王會計說“核定征收”,好像能省點稅?可這“核定征收”到底是啥?稅務局怎么“核”?這稅錢具體怎么算到自己頭上?張姐心里直犯嘀咕,如果你也和張姐一樣,對“核定征收”有點懵圈,別急,這篇就是給你量身定做的!咱不用專業術語繞彎子,就用大白話,掰開了揉碎了,把個體戶核定征收所得稅那點事兒,給你講得清清楚楚!


先搞懂:啥叫“核定征收”?為啥稅務局要給我“核定”?

“核定征收”就是稅務局覺得你賬算不清楚,或者懶得算,干脆直接給你定個數來交稅的一種方法,是不是有點簡單粗暴?但背后其實有道理:

  1. 賬算不清楚?太常見了! 很多個體戶老板(尤其是小本生意),進貨可能拿的是收據不是發票,自己記的流水賬也馬馬虎虎,成本費用到底花了多少,自己都說不清,稅務局一看,這賬沒法查啊!
  2. 規模太小,查賬太費勁! 稅務局人手也有限,面對千千萬萬像張姐這樣的小店,如果每家都要求提供完整精確的賬本憑證來查賬(這叫“查賬征收”),那工作量海了去了,效率太低。
  3. 為了公平和效率! 核定征收就是為了解決上面兩個問題,稅務局根據你所在行業、店鋪大小、地段好壞、大概的經營情況等信息,直接核定一個“標準”或者“比例”,用來計算你應該交多少稅,這樣你省事兒(不用請專業會計做復雜的賬),稅務局也省事兒,大家效率都高了。

劃重點: 核定征收是稅務局“幫你”簡化計算稅款的一種方式,核心在于“核” 這個字——稅務局核定一個依據(定額或應稅所得率)來算稅。


個體戶核定征收所得稅,到底怎么算?兩大主流方法揭秘!

個體戶核定征收所得稅怎么算?一篇給你講得明明白白! 個體戶核定征收所得稅怎么算的 第1張

個體戶核定征收所得稅(主要指個人所得稅里的“經營所得”),最常見的有兩種算法,咱們一個個看:

定期定額征收(最簡單粗暴)

  • 啥意思? 這個最好理解!稅務局直接給你定個“死數”,每個月固定交200塊錢稅,或者一個季度固定交600塊錢稅,就像張姐隔壁賣水果的李哥,稅務局核定了,他每個季度固定交450元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
  • 咋“核”出來的? 稅務局會根據你的經營面積、地段、雇傭人數、設備情況等,結合當地同行業、同規模店鋪的平均水平,估算你一個月或一個季度大概能掙多少錢(應納稅所得額),然后直接乘以對應的稅率(通常是5%或更低,因為核定的所得額一般不高),算出個固定稅額告訴你。
  • 誰適合? 規模很小、收入很穩定、幾乎沒啥大波動的個體戶,比如社區小賣部、固定攤位、手藝修理鋪等,優點是超級省心!到時間按數交錢就行,不用算。
  • 怎么算稅? 稅務局告訴你交多少,你就交多少,計算過程在稅務局那邊完成了。

核定應稅所得率征收(最常見、也相對靈活)

  • 啥意思? 稅務局不直接定稅額,而是定一個“利潤率”(專業名詞叫“應稅所得率”),你需要用自己當期的收入總額,乘以這個核定的“利潤率”,先算出來稅務局認為你“大概賺了多少錢”(應納稅所得額),再用這個“賺的錢”去套稅率表,算出最終要交的稅。

  • 核心公式(超級重要!): 應納所得稅額 = 收入總額 × 核定應稅所得率 × 適用稅率 - 速算扣除數

    • 收入總額: 就是你一個季度(或一個月)總共賣了多少錢東西、提供了多少服務收到的錢。注意: 這個收入通常是指開票收入(包括稅控盤開出的發票)加上不開票但申報的收入,別想著隱瞞不開票收入,風險很大!
    • 核定應稅所得率: 這是稅務局核定的關鍵!不同行業比例不一樣,稅務局有明確的《個人所得稅核定應稅所得率表》。
      • 餐飲業:通常是8%-20% (常見在8%-12%)
      • 批發零售業:通常是5%-15% (常見在5%-8%)
      • 娛樂業:通常是20%-40%
      • 咨詢、設計等服務業:通常是10%-30% (常見在10%-15%)
      • 交通運輸業:通常是7%-15%
      • ... (具體以當地稅務局最新規定為準!)
    • 適用稅率 & 速算扣除數: 這個全國統一!個體戶經營所得采用五級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長這樣:
    級數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元) 稅率(%) 速算扣除數(元)
    1 不超過30,000 5 0
    2 超過30,000至90,000 10 1,500
    3 超過90,000至300,000 20 10,500
    • 重要提示: 這個稅率表是按的應納稅所得額設計的!但個體戶通常是按季預繳個人所得稅,所以實際計算時:
      1. 先按公式算出本季度的應納稅所得額 (收入總額 × 核定應稅所得率)。
      2. 將這個季度所得額 換算成全年數 (乘以4)。
      3. 用這個換算的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去找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
      4. 計算全年應納所得稅額 (換算的全年所得額 × 年稅率 - 年速算扣除數)。
      5. 計算本季度應預繳的稅額 (全年應納所得稅額 ÷ 4)。

    是不是有點繞?別怕!下面我們用張姐的早餐店舉個實實在在的例子。


張姐早餐店實戰:核定應稅所得率征收,稅錢一步步算出來!

背景設定:

  • 張姐的早餐店,稅務局核定的應稅所得率是8%
  • 2024年第一季度(1月-3月),張姐店里的收入總額是100,000元(包括開票和不開票的)。
  • 個體戶經營所得稅率表(五級超額累進稅率,按年)如上所示。

張姐第一季度要交多少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一步步算:

  1. 計算第一季度應納稅所得額: 收入總額 × 應稅所得率 = 100,000元 × 8% = 8,000元

    稅務局認為張姐這季度大概賺了8,000元。

  2. 換算成全年的應納稅所得額: 季度所得額 × 4 = 8,000元 × 4 = 32,000元

    假設張姐每個季度都賺這么多(實際可能波動),全年大概賺32,000元。

  3. 查找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按年表):

    • 全年所得額32,000元,落在稅率表的第一級:不超過30,000元的部分稅率5%,超過30,000元到90,000元的部分稅率10%。
    • 因為是超額累進,需要分段計算:
      • 30,000元部分:30,000 × 5% = 1,500元
      • 超過部分 (32,000 - 30,000 = 2,000元):2,000 × 10% = 200元
    • 或者,直接用速算扣除數更快捷: 全年應納所得稅額 =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 × 稅率 - 速算扣除數 = 32,000元 × 10% - 1,500元 (因為32,000超過了30,000,適用第二級的10%稅率和1,500速扣) = 3,200元 - 1,500元 = 1,700元
    • 如果張姐全年所得額是32,000元,她全年應交稅1,700元。
  4. 計算第一季度應預繳稅額: 全年應納所得稅額 ÷ 4 = 1,700元 ÷ 4 = 425元

    • 張姐2024年第一季度需要預繳的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就是425元。

看到了嗎? 雖然張姐當季收入有10萬,但因為核定的所得率低(8%),算出來的利潤(應納稅所得額)只有8千,換算到全年3萬2,稅率也不高,最后交的稅就幾百塊,這就是核定征收(特別是應稅所得率核定)對很多小個體戶來說感覺“稅負低”的原因——核定的“利潤率”可能遠低于實際利潤率。


重要提醒!搞核定征收,這些坑千萬別踩!

核定征收看著省心省力稅可能還低,但絕不是想核就能核,核了就能高枕無憂!下面這些關鍵點,務必牢記在心:

  1. 不是你說了算,是稅務局說了算! 能不能核定、核定哪種方式(定額還是定率)、核多少(定額金額或應稅所得率高低),決定權在主管稅務局!你需要按規定提交申請,稅務局根據調查情況審批,別想當然以為“我店小就可以核定”。
  2. 開票紅線是生命線! 這是最容易爆雷的地方!稅務局給你核定征收,通常會同時核定一個開票限額(比如月開票不超過10萬),如果你一個季度開票額(加上申報的不開票收入)猛增,比如張姐第一季度開了15萬發票,遠超核定額度,稅務局系統會預警!輕則找你談話要求補稅,重則直接取消你的核定征收資格,改為查賬征收!查賬征收下,如果你成本票不全,稅負可能飆升!務必關注你的開票量,別輕易突破紅線!
  3. 收入要據實申報! 核定征收不等于不用記賬、不用管收入!稅務局核定的是計算依據,但你的實際收入總額(包括所有開票和不開票收入) 必須如實向稅務局申報(通常是季度申報),隱瞞收入是大忌,查到必罰!
  4. 核定不是永久的! 稅務局會定期(比如一年)或者根據你的經營變化情況(如規模擴大、開票猛增)進行重新核定,甚至可能取消核定,改為查賬征收,政策也可能調整。
  5. 成本費用?基本不用你提供(這是優點也是風險點) 核定征收的核心在于,稅務局核定的那個“數”(定額或所得率)已經默認覆蓋了你的成本和費用,也就是說,在計算所得稅時,你不需要再提供進貨發票、房租水電費等憑證來抵扣,這是它省事的地方,但也意味著,即使你某個月成本特別高(比如進了批很貴的原料),只要收入沒超,稅還是按核定方式算,無法單獨扣除這筆高成本(查賬征收下可以)。
  6. 稅種別搞混! 我們上面講的是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個體戶除了這個,通常還需要交增值稅(及附加稅費,如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等),核定征收一般只針對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增值稅該怎么交還怎么交(比如小規模納稅人季度銷售額30萬以下免增值稅等),別以為核定了一個稅就啥稅都不用管了!
  7. 政策地區差異大! 國家有統一框架,但具體到某個城市、某個區,甚至某個稅務分局,執行細節(比如應稅所得率的具體取值、開票額度的標準、能否申請核定等)可能會有差異,務必以你主管稅務局的最新要求和規定為準!別光看網上的信息。

個體戶核定征收算稅,關鍵抓三點

  1. 看方式: 你是定期定額(每月/季固定數)還是核定應稅所得率(收入×核定率=所得額)?這是計算起點。
  2. 抓核心(針對核定應稅所得率):
    • 收入總額: 真實、完整!開票+不開票。
    • 應稅所得率: 稅務局給你定的行業“利潤率”,查當地標準。
    • 五級稅率表: 記住是按年設計的,按季預繳要換算(季度所得額×4 => 套年稅率表 => 算出年稅 ÷4 = 本季預繳稅)。
  3. 守規矩:
    • 開票別超限! 這是高壓線!
    • 收入如實報!
    • 政策及時跟! 關注稅務局通知。

最后掏心窩子的話:

張姐看完這筆賬,心里踏實多了,核定征收對于像她這樣做著小生意、賬目管理能力有限的小老板來說,確實是個簡化稅務負擔的好辦法(特別是在核定所得率較低的情況下)。但“省心”不等于“可以大意”! 一定要清楚知道自己被核定的是哪種方式、核定的關鍵參數(定額額、所得率、開票限額)是多少,嚴格遵守規則,特別是那個要命的開票額度紅線,老老實實申報收入,和專管員保持良好溝通,了解當地最新要求。

稅收是國家運行的基礎,依法納稅是義務,核定征收是國家給予符合條件的小微個體戶的便利,咱們既要合理利用政策紅利,更要做到合法合規經營,千萬不能為了少交點稅去踩虛開發票、隱瞞收入這些法律紅線,那真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得不償失!

希望這篇超詳細的解讀,能幫你像張姐一樣,把個體戶核定征收那點稅事兒,整得明明白白,生意做得順順利利,該交的稅交得清清楚楚、安安心心!

個體戶核定征收所得稅怎么算?一篇給你講得明明白白! 個體戶核定征收所得稅怎么算的 第2張
微信號:15137101602
專業稅籌師定制稅務籌劃方案!
復制微信號
智小賬專業稅籌團隊,專注稅收籌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