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戶必看!個人所得稅核定征收稅率全解析,這樣繳稅更劃算
老張在小區門口經營著一家早餐店,每天凌晨四點就起床忙碌,最近他總聽隔壁五金店老王念叨“核定征收”省事省錢,但具體怎么算稅率、自己適不適合,老張卻一頭霧水,如果你也和老張一樣是個體戶老板,正為復雜的稅務問題頭疼,那今天咱們就掰開了揉碎了,聊聊個體戶個人所得稅核定征收稅率那些事兒!
個體戶繳稅的兩條路:查賬征收 vs 核定征收
個體戶賺了錢要交稅,主要就兩條道可選:
-
查賬征收: 簡單說就是“實報實銷”,你得建好賬本,把每一筆收入、成本、費用都清清楚楚記下來,一年到頭,用總收入減去總成本和合理費用,剩下就是你的“經營所得”,按5%-35%的超額累進稅率交稅,適合規模較大、能規范記賬的個體戶。
-
核定征收: 這就有點像“固定套餐”,稅務局覺得你賬目不清、難以查賬,或者你規模實在太小,就會根據你的行業、地段、面積、設備等,直接核定一個收入額或者利潤率,你就按這個核定好的基數來交稅,省去了記賬的麻煩。這也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
哪些個體戶容易走上核定征收這條路?
- 賬本搞不定型: 規模小、請不起專業會計,自己又實在搞不清那些復雜的賬目規則。
- 成本說不清型: 比如賣早餐的老張,面粉、油、小菜很多是零散采購,很難拿到所有發票,成本費用難以準確核算。
- 新手上路型: 剛開業不久,業務還沒完全穩定,收入波動大,稅務局初期也可能先給核定。
- 特定行業偏好型: 餐飲、小賣部、理發、修理修配、咨詢、設計工作室等行業,核定征收比較常見。
核定征收的“核”法:三種主要方式

核定征收可不是簡單粗暴地拍腦袋定個數,它有幾種常見的“核定”方法:
-
定期定額征收(雙定戶): 這是最省心的一種!稅務局直接給你定好每個月(或每個季度)的銷售額(或營業額),再定好一個附征率(或者叫征收率),你每個月要交的稅 = 核定的銷售額 × 附征率。
- 優點: 超級省事!只要你的實際收入不超過核定額度(通常有浮動范圍,20%或±30%),就按定額交,不用管實際賺了多少。
- 缺點: 如果某個月生意突然爆火,收入遠超核定額,多賺的部分在這個征收期內可能無法少交稅(除非申請調整定額),反之,虧了也得按定額交。
-
核定應稅所得率: 稅務局不直接定你的收入額,而是核定一個利潤率(應稅所得率),你需要先申報自己的收入總額,
- 應交稅所得額 = 收入總額 × 核定應稅所得率
- 應交個人所得稅 = 應納稅所得額 × 適用稅率 - 速算扣除數(就是查賬征收用的那個5%-35%的稅率表)
- 舉個栗子: 假設老王開五金店,稅務局核定的應稅所得率是10%,老王這個季度申報收入30萬。
- 應納稅所得額 = 300,000 × 10% = 30,000元
- 應交個人所得稅 = 30,000 × 5% - 0 = 1,500元 (查賬稅率表:3萬以下部分5%)
-
核定應納稅額: 這種方式相對少一些,稅務局經過調查測算,直接核定你一個月或者一個季度應該交多少錢的稅,你就按這個固定金額交就行。
關鍵點: 具體采用哪種核定方式、核定額度或所得率是多少,完全由主管稅務局根據當地規定和你個體戶的具體情況來定!不同地區、不同行業差異可以很大。 想知道自己的?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問你的專管員或者去稅務局咨詢。
最關心的問題來了!核定征收的“稅率”(附征率/征收率)是多少?
這里要敲黑板了!核定征收下的“稅率”概念,和我們通常理解的5%-35%的累進稅率不是一回事!
-
對于定期定額征收(雙定戶): 你交的稅 = 核定銷售額 × 附征率(征收率),這個附征率通常是一個打包的綜合比例,它里面包含了:
- 需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部分)
- 需要繳納的城市維護建設稅
- 需要繳納的教育費附加
- 需要繳納的地方教育附加
- (有些地方可能還包含其他小稅費)
這個綜合附征率是多少?這才是大家最關心的“稅點”!
普遍規律(請注意地區差異):
- 月核定銷售額10萬元(季度30萬元)以下: 國家有重磅優惠!在這個額度內,通常免征增值稅,對應的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部分,很多地方也給予了優惠。結果就是:這個額度內,綜合附征率常常是0%!也就是基本不用交稅! 這是國家對小微個體戶的巨大扶持。
- 月核定銷售額超過10萬元(季度超過30萬元): 需要開始繳納增值稅(通常小規模納稅人按1%或3%征收率),個人所得稅部分,稅務局會根據核定額度,套用5%-35%稅率表計算出一個稅負,再加上城建稅、教育附加(通常增值稅的12%左右)。最終的綜合附征率,常見范圍在0.5% - 3.5%之間波動,多數集中在1% - 2.5%這個區間。
- 舉個實際例子(簡化計算): 假設某個體戶被核定月銷售額15萬(超過10萬免稅額度)。
- 增值稅 = 150,000 × 1% = 1,500元 (按常見1%征收率)
- 城建稅及教育附加 ≈ 1,500 × 12% = 180元
- 個人所得稅部分:稅務局會根據15萬銷售額,核定一個所得額(比如按利潤率10%核定所得額15,000元),再按稅率表計算個稅 (15,000 × 5% = 750元)。
- 總稅額 ≈ 1,500 + 180 + 750 = 2,430元
- 綜合附征率 ≈ 2,430 / 150,000 ≈ 1.62%
- 舉個實際例子(簡化計算): 假設某個體戶被核定月銷售額15萬(超過10萬免稅額度)。
-
對于核定應稅所得率方式: 你需要關注兩個率:
- 稅務局給你核定的應稅所得率: 這個率因行業而異。
- 批發零售:可能在5%-10%左右
- 餐飲業:可能在8%-15%左右
- 服務業(咨詢、設計等):可能在10%-20%甚至更高
- 娛樂業:可能更高
- 計算個稅時使用的稅率: 這就是標準的經營所得5%-35%超額累進稅率,用你的 (收入總額 × 應稅所得率) 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去套這個稅率表計算最終個稅。
- 稅務局給你核定的應稅所得率: 這個率因行業而異。
選核定征收,是占便宜還是吃虧?利弊大剖析
優點(為什么很多個體戶喜歡):
- 超級省心省力! 最大的優勢!不用天天為找發票、做賬本發愁,特別是像老張這樣做小生意的,能把精力全放在經營上。
- 稅負可能相對固定且較低(尤其對小戶)。 對于月收入10萬以下的個體戶,定期定額征收下基本免稅,即使超過,綜合附征率通常也比查賬征收下按實際利潤套35%最高稅率的極端情況要低且穩定。
- 手續簡便。 核定后,按期按固定金額或簡單公式申報繳稅即可,電子稅務局操作通常很方便。
- 規避成本發票不足風險。 核定征收主要看收入(或核定額),對成本費用的發票要求相對寬松,解決了小本生意取票難的問題。
缺點和潛在風險:
- 可能“多交稅”: 如果你的實際經營成本很高、利潤率很低,甚至虧損了,但因為核定征收是按收入額或核定的所得率交稅,虧了也得交!而查賬征收在虧損時是不用交經營所得個稅的。
- 無法準確反映經營成果。 稅交多交少和真實利潤脫鉤了。
- 開不了增值稅專用發票(。 這是核定征收個體戶的一個巨大限制!稅務局一般不允許核定征收的個體戶自行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普票可以開),如果你的客戶主要是公司,他們強烈要求專票來抵扣,你就會非常被動,要么放棄生意,要么就得申請轉回查賬征收(這不容易且可能查賬)。
- 核定額調整可能滯后。 生意突然變好,核定額沒及時調高,你按低額度交稅,有被追繳風險;生意變差,核定額沒及時調低,你就得多交稅。
- 規模做大后可能被強制查賬。 當你年銷售額超過一定標準(比如500萬),或者稅務局認為你具備建賬能力了,就可能要求你轉為查賬征收,這時候如果之前賬目一直很亂,就會很麻煩。
實戰指南:個體戶如何應對核定征收?
-
主動了解政策,別當“糊涂老板”:
- 開業后及時去稅務局核定稅種和征收方式,別等人家找你。
- 主動問清楚:我是哪種核定方式(定期定額?應稅所得率?)?核定的銷售額/所得率是多少?綜合附征率是多少?納稅期限(月/季)?
- 保留好稅務局出具的《核定定額通知書》或《核定通知書》! 這是依據。
-
定期定額戶(雙定戶)的生存智慧:
- 緊盯核定額度: 如果生意持續遠超核定銷售額(超過浮動比例),主動! 向稅務局申請調高定額,避免日后補稅罰款風險,反之,生意慘淡遠低于定額,也要及時申請調低,別當冤大頭。
- 免稅額度要用足: 確保你的核定銷售額盡量在季度30萬(月10萬)的免稅紅線內,這是真金白銀的實惠,如果剛好超一點,可以和專管員溝通看能否合理核定在限額內。
- 按時申報,零收入也要報! 即使這個月沒開門,也要在電子稅務局做“零申報”,不申報會被認定為異常,影響信用甚至被處罰。
-
核定應稅所得率戶要注意:
- 收入申報要真實: 雖然成本不用精確核算,但收入總額要如實申報!隱瞞收入是偷稅,查到后果嚴重。
- 了解你的行業所得率: 知道稅務局給你核的所得率是多少,便于你預估稅負。
-
警惕“發票困局”,提前規劃:
- 如果主要客戶是企業且需要專票,核定征收這條路可能根本走不通! 在開業初期就要和稅務局溝通清楚,看是否必須選擇查賬征收才能領用專票,或者是否有其他變通方法(代價可能更高),別等客戶找你要專票時傻眼。
-
做好被“查賬”的準備:
- 即使現在是核定征收,也要盡量規范經營,保留主要的進貨發票、租賃合同、支付憑證等,萬一哪天稅務局要求查賬或者業務做大要轉查賬,你也能拿出點東西,不至于完全抓瞎,也能保護自己。
常見靈魂拷問 Q&A
-
Q: 核定征收是不是就不用記賬了? A: 不是!《個體工商戶建賬管理暫行辦法》有規定,達到一定規模的個體戶(比如注冊資金10萬以上,或月銷售額1.5萬以上)原則上應設置賬簿,核定征收只是征稅方式簡化,不等于免除建賬的法律義務(雖然實踐中小戶管理較松),建議至少記個簡單的流水賬,自己心里有數,應對檢查也有備無患。
-
Q: 我是核定征收,客戶非要增值稅專用發票怎么辦? A: 這是最棘手的問題之一!常見處理方式:
- 協商開普票: 和客戶溝通,解釋你是小規模個體戶,開不了專票,看對方能否接受普票。
- 稅務局代開專票(部分可行): 有些地方允許核定征收戶就單筆業務去稅務局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通常按開票金額的3%左右綜合繳稅),但這很麻煩,且代開稅率可能比你核定征收的附征率高,稅負會瞬間增加,可能吃掉利潤。
- 申請轉查賬征收: 向稅務局申請變更征收方式為查賬征收,符合條件并批準后,可以申請領取專票自行開具,但轉查賬意味著你要開始規范記賬,且稅務局可能會關注你轉之前的業務,過程較長且有不確定性。
-
Q: 核定征收的稅點(附征率)是全國統一的嗎? A: 不是!不是!不是!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綜合附征率由各省、市甚至區縣級稅務局在法定框架內制定具體的執行標準,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核定銷售額檔次,附征率都可能有差異,想知道你當地的,最靠譜的就是問主管稅務機關或12366。
-
Q: 聽說核定征收要取消了?是真的嗎? A: 近年來,稅務總局確實在逐步規范和收緊核定征收管理,目的是促進稅收公平和提高征管效率,主要方向是:
- 對特定行業(如文娛、投資類)和高收入人群的核定征收嚴控甚至禁止。
- 推動具備條件的個體戶、個人獨資企業等建賬建制,轉向查賬征收。
- 對小規模、真實經營的個體戶,核定征收(特別是雙定戶)仍然是重要的征管方式,短期內不會“一刀切”取消,但對個體戶來說,規范經營、提升自身核算能力是大趨勢。
核定征收就像一把雙刃劍,對于像老張這樣做著小本生意的個體戶,尤其是月入十萬以下的,它提供的“免稅+省心”組合堪稱及時雨,但當你生意漸入佳境,月流水輕松突破十萬,或是合作方開始索要專票時,核定征收的短板便顯露無遺——稅負可能莫名增加,客戶也可能因此流失。
真正聰明的老板,不會把稅籌寄托在單一方式上,理解規則是第一步:你的核定方式是哪一種?稅率檔次在哪一檔?開票權限有什么限制?下一步則是動態調整——當季度流水連續超過30萬,主動找專管員聊聊核定額調整;當客戶開始要求專票,就該認真考慮賬目規范化了。
在街角咖啡店遇見老張時,他笑著說:“搞懂了核定的門道,現在每季度卡著29萬銷售額調整經營節奏,省下的稅錢夠給媳婦換臺新手機了。” 政策紅利就在那里,關鍵在于你是否愿意花點時間,摸清規則,讓它為你所用。

專業稅籌師定制稅務籌劃方案!
復制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