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戶核定征收增值稅,還能享受季度30萬免稅嗎?一文給你講透!
“老王,聽說現(xiàn)在個體戶季度賣貨不超過30萬就不用交增值稅了?我這個月剛被稅務局核定了稅額,是不是也能享受這個免稅啊?”隔壁開早餐店的老李一臉期待地問我。
這個問題,幾乎每個月都會遇到個體戶老板來問。增值稅季度30萬免稅這個政策確實誘人,但對于核定征收的個體戶來說,能否“搭上這班車”,答案并非簡單的“能”或“不能”,我就用最直白的語言,掰開了揉碎了給你講清楚這里面的門道。
亮明核心觀點:核定征收的個體戶,能否享受季度30萬免征增值稅的政策,關鍵在于你被核定的是什么!是核定的銷售額(經(jīng)營額)本身,還是核定的稅額?
國家給的“大紅包”:小規(guī)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政策
國家為了支持小微企業(yè)發(fā)展,給了一個實實在在的大紅包:
- 增值稅小規(guī)模納稅人(絕大部分個體戶都屬于這個范疇),發(fā)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合計季度銷售額未超過30萬元(按季申報)或者月度銷售額未超過10萬元(按月申報)的,免征增值稅。
- 關鍵點1: 這里看的是“銷售額”!是你在一個季度內(nèi)(或一個月內(nèi)),實際賣出去東西或者提供服務,總共收了多少錢(不含增值稅本身)。
- 關鍵點2: 這個政策主要針對采用查賬征收或者需要自行申報銷售額的小規(guī)模納稅人,稅務局根據(jù)你申報的銷售額來判斷是否超過免稅標準。
個體戶的“特殊待遇”:核定征收是什么?
很多個體戶老板覺得建賬、算稅太麻煩,或者規(guī)模確實比較小、賬目沒那么規(guī)范,稅務局考慮到這個實際情況,對符合條件的個體戶實行核定征收,簡單說,就是稅務局不要求你提供非常詳細的賬本,而是根據(jù)你所在的行業(yè)、地段、規(guī)模等因素,直接給你“估”一個數(shù),作為計算稅款的基礎,核定征收主要有幾種常見形式:
- 定期定額征收: 這是個體戶最常見的一種,稅務局給你核定一個“月經(jīng)營額”或“月銷售額”,核定你開的便利店月銷售額是8萬元,只要你的實際銷售額不超過這個核定數(shù)(通常在一定幅度內(nèi),比如20%-30%),你就按這個核定額8萬來計算納稅(可能直接核定一個固定稅額,也可能按8萬乘以征收率計算),如果實際賣超了,就得按實際銷售額補稅。
- 核定應稅所得率: 稅務局核定你收入里有多大比例算是“利潤”(應稅所得率),然后用你的收入乘以這個比率算出利潤,再按經(jīng)營所得稅的稅率計算個稅,這主要影響個人所得稅(經(jīng)營所得),和增值稅關系相對間接一些。
- 核定應納所得稅額: 稅務局直接核定你每個月或每個季度應該交多少個人所得稅(經(jīng)營所得),這也主要是個稅問題。

看出關鍵了嗎?對于增值稅能否享受季度30萬免稅,定期定額征收核定的那個“月經(jīng)營額/銷售額”是核心!
核心問題解答:核定征收個體戶能否免稅?
答案揭曉:
-
定期定額戶:看你的核定銷售額!
- 能免稅的情況: 稅務局給你核定的月銷售額是多少?把三個月(一個季度)的核定銷售額加起來!如果這個季度核定銷售額總和 ≤ 30萬元,那么恭喜你!你默認就是享受免征增值稅的! 稅務局在給你核定時,已經(jīng)把這個免稅因素考慮進去了,你平時就按核定的定額(可能是0稅額)申報即可,老李的早餐店如果被核定的月銷售額是7萬元,那么季度核定銷售額就是21萬,小于30萬,他就不用交增值稅。
- 不能免稅的情況:
- 雖然核定額季度沒超30萬,但你一個季度內(nèi)實際開票金額(包括自開和代開)或者實際取得的收入,連續(xù)多月或者累計超過了稅務局給你核定的月銷售額(特別是超過了允許上浮的幅度),這時,你就不能按免稅的定額算了,需要就超過核定定額的部分,按實際銷售額和征收率補繳增值稅,比如老李核定月銷售額7萬,季度21萬,但第二季度生意火爆,實際開票加收款共35萬,遠超核定額,那他就需要對35萬 - 21萬 = 14萬的部分補繳增值稅。
- 稅務局給你核定的月銷售額本身就很高,比如核定了月銷售額12萬元,那么季度核定銷售額就是36萬,超過了30萬,這種情況下,你從一開始就不符合季度30萬免稅的條件,需要按核定額正常計算繳納增值稅。
-
采用核定應稅所得率或核定應納所得稅額的個體戶:
- 這種情況主要核定的是個人所得稅(經(jīng)營所得)的計算方式,并不直接影響增值稅。
- 這類個體戶在增值稅管理上,通常還是被視為需要自行申報銷售額的小規(guī)模納稅人。
- 這類個體戶能否享受季度30萬免征增值稅,完全取決于你自行申報的季度實際銷售額是否≤30萬元! 你需要自己記賬(哪怕簡單記),在申報增值稅時,如實填寫當期的實際銷售額,不超過30萬就填免稅,超過就要按全額(超過部分不免)交稅了。
一句話總結:
- 定期定額戶: 免稅看季度核定銷售額總和是否≤30萬,是,則免;否,則不免,實際開票超核定太多要補稅。
- 其他核定方式(應稅所得率/所得稅額)戶: 免稅看自行申報的實際季度銷售額是否≤30萬,是,則免;否,則不免。
重要提醒與風險提示
- “核定通知書”是尚方寶劍: 稅務局給你做定期定額核定時,一定會下發(fā)《核定定額通知書》或類似文書。務必仔細看清上面核定的項目、核定期限,特別是核定的“月銷售額”或“月經(jīng)營額”是多少! 這是判斷你能否免稅的最直接依據(jù),原件務必妥善保管。
- “實際開票額”是高壓線(對定期定額戶): 作為定期定額戶,千萬別以為核定額低就可以高枕無憂、隨意開票。如果你的實際開票額(包括在稅務局代開的發(fā)票和自開的發(fā)票)連續(xù)3個月或累計6個月超過核定定額的20%(具體幅度看當?shù)匾?guī)定,通常是20%-30%),稅務機關有權要求你重新核定定額。 一旦重新核定,新定額很可能調(diào)高,你不僅當期要補稅,以后每月/每季的稅負也會增加,更嚴重的是,如果被認定你有意隱瞞收入,還可能涉及滯納金甚至罰款。
- “自行申報”的責任(非定期定額戶): 如果你不是定期定額戶(比如是核定應稅所得率戶),那如實、按時申報增值稅銷售額就是你的法定義務,別想著核定了個稅就萬事大吉,增值稅申報必須獨立、準確完成,銷售額瞞報漏報,被查實一樣要補稅罰款。
- 開專票的代價: 無論你是什么征收方式,也無論你季度銷售額是否在30萬以內(nèi),只要你開了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無論是自開還是去稅務局代開),那么這張專票對應的銷售額,就不能享受免稅了! 開多少專票,就要按征收率(目前小規(guī)模納稅人通常是1%或3%)為這部分交稅,免稅只適用于開普通發(fā)票或者不開票的收入部分。
- “起征點”與“免稅”別混淆: 有些個體戶老板還聽說過“起征點”這個詞(比如月銷售額10萬以下可能免個稅)。增值稅的季度30萬優(yōu)惠是“免稅政策”,不是“起征點”。 免稅意味著你銷售額在30萬內(nèi),稅率為0,而起征點是指銷售額未達到某個點(比如按期納稅的,增值稅起征點為月銷售額5000-20000元,各地不同),壓根不納入征稅范圍,核定征收個體戶通常直接適用免稅政策判斷,而非起征點。
給個體戶老板的實用建議
- 找你的“定心丸”: 馬上找出稅務局給你的《核定定額通知書》!仔細閱讀,明確核定的月銷售額是多少?核定期限到什么時候?這是你判斷增值稅免稅資格的基礎,找不到?趕緊聯(lián)系你的稅收管理員或去稅務局查詢。
- 管好你的“發(fā)票簿”: 無論是定期定額戶還是其他戶,都要嚴格控制發(fā)票開具,尤其是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定期定額戶要時刻警惕實際開票額是否逼近或超過了核定定額的警戒線(核定額的120%-130%),非定期定額戶要確保開票額和申報銷售額一致。
- 心里有本“生意賬”: 即使稅務局給你核定了,自己也要養(yǎng)成簡單記錄收入的好習慣,一個本子、一個電子表格都可以,定期(比如每月底)算算總收入,特別是開票金額,做到自己心里有數(shù),才能及時發(fā)現(xiàn)風險(超定額)或享受優(yōu)惠(非定額戶季度銷售額臨近30萬時注意控制)。
- “超標”莫慌,主動溝通: 如果發(fā)現(xiàn)實際銷售額確實連續(xù)或大幅超過了核定定額(定期定額戶),或者作為非定額戶某季度銷售額預計要超30萬,不要隱瞞! 主動聯(lián)系主管稅務機關,對于定期定額戶,申請調(diào)整定額;對于非定額戶,做好按期申報繳稅的準備,主動糾錯通常能爭取到更寬容的處理。
- 政策變化勤關注: 稅收政策時有調(diào)整,免稅額度、征收率都可能變化,多關注國家稅務總局官網(wǎng)、當?shù)囟悇站止娞柣蚩孔V的財稅資訊平臺,或者和專業(yè)的財稅顧問保持聯(lián)系,確保自己不掉隊。
結尾點睛:
個體戶核定征收,圖的是省心省事,但“省心”不等于“不操心”,增值稅季度30萬免稅這個“大紅包”,核定征收戶能不能穩(wěn)穩(wěn)接住,關鍵就在于你對自己“核定的是什么”、“實際賣了多少”這兩本賬是否門兒清,定期定額戶盯緊那張《核定通知書》和你的開票金額;其他核定戶記好自己的流水收入,吃透規(guī)則,管好經(jīng)營,該享的優(yōu)惠一分不少,不該踩的“紅線”堅決不碰,這才是長久經(jīng)營的智慧之道,稅收管理看似復雜,只要抓住關鍵點,也能化繁為簡,讓政策紅利真正落到自己口袋里。

專業(yè)稅籌師定制稅務籌劃方案!
復制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