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戶核定征收稅率后怎么交稅?手把手教你輕松搞定,省心又合規!
老張在小區門口開了家早餐店,生意紅火,上個月稅局通知他,他的店被核定為“定期定額征收”,月核定經營額是3萬,稅率1%,老張拿著通知書直撓頭:“這核定征收到底啥意思?以后這稅我該咋交?每個月真就得按3萬交?要是生意不好沒賺到3萬呢?”
別急,老張!核定征收其實就像稅局給你量身定做了一個“固定套餐”,讓你交稅更簡單明了,今天咱們就掰開了揉碎了,把個體戶核定征收后交稅這點事,從頭到尾講得透透的!
第一步:搞清楚你的“專屬套餐”是啥樣? (查核定通知書)
稅局給你做“核定征收”這個決定,可不是空口白牙說的,一定會給你一張《個體工商戶定額核定通知書》 或者類似名稱的正式文書。這是你的交稅“說明書”和“依據”,千萬收好! 上面會清清楚楚寫著:
- 核定期限: 一般是1年(比如2025年1月1日 - 2025年12月31日),這一年里,基本就按這個標準來了,除非有重大變化。
- 核定項目: 主要就是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這是個體戶最核心的兩個稅種。
- 核定依據/月核定銷售額/月核定經營額: 這是核心中的核心!比如老張的通知書上寫著“月核定經營額:30,000元”,這就是稅局根據你行業、地段、規模等因素估算的你每個月大概能做多少生意。
- 核定稅率/征收率:
- 增值稅: 大部分個體戶是小規模納稅人,目前增值稅征收率通常是1% (2025年1號公告優惠延續,需關注最新政策)。
- 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 核定征收下,個稅通常按核定額的一個固定比例征收(核定應稅所得率),或者直接給你定一個固定稅額(定期定額),通知書上會明確寫是哪種方式以及具體比例或金額,個人所得稅核定征收率:1%”,或者“個人所得稅月核定稅額:300元”。
- 申報繳納期限: 通常會寫清楚是按月還是按季申報繳稅,以及具體的截止日期(比如次月15日內)。
小貼士: 如果沒收到紙質的,或者找不到了,別慌!可以:
- 登錄電子稅務局: 在“我的信息” - “核定信息”或“定額核定”等菜單下查詢。
- 稅局前臺查詢: 帶上身份證和營業執照副本,去主管稅局大廳查。
- 咨詢稅收管理員: 找到管你這片的稅管員電話問問。

第二步:算清楚每個月/季該交多少錢 (算稅)
拿到“套餐”明細,就該算賬了,怎么算?看通知書寫的是哪種核定方式:
情景A:最常見 - 定期定額(雙定)征收 (增值稅+個稅都核定固定稅額)
- 這種情況最簡單粗暴,通知書上會直接寫明你每個月要交的增值稅是多少錢、個人所得稅是多少錢。
- 怎么交? 核定期內(比如一年),每個月就按通知書上寫的固定金額交!跟你當月實際賺了3萬還是2萬還是5萬,都沒關系! 系統通常會自動生成應繳信息。
- 例子: 老張的通知書寫著:增值稅月核定稅額150元,個人所得稅月核定稅額300元,那么老張每個月要交的稅就是 150 + 300 = 450元,不管這個月生意是火爆還是冷清。
情景B:核定應稅所得率征收 (主要是個人所得稅核定)
- 這是核定個稅的另一種常見方式,通知書上會寫一個核定應稅所得率(比如10%)。
- 怎么算個稅?
- 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應納稅所得額 = 核定的月銷售額(或季銷售額) × 核定應稅所得率
- 計算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 = 應納稅所得額 × 個人所得稅稅率 - 速算扣除數 (適用經營所得稅率表,通常是5%-35%超額累進)
- 增值稅通常還是按核定的月銷售額和征收率(1%)單獨計算。
- 例子: 王大姐開小超市,核定期2025年,月核定銷售額50,000元,增值稅征收率1%,個人所得稅核定應稅所得率8%。
- 計算增值稅: 月應交增值稅 = 50,000元 × 1% = 500元 (按季申報就×3個月=15,000元×1%=150元)
- 計算個人所得稅:
- 月應納稅所得額 = 50,000元 × 8% = 4,000元
- 查經營所得稅率表:全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00元的部分,稅率5%,速算扣除數0。
- 月個人所得稅 ≈ 4,000元 × 5% - 0 = 200元 (注意:嚴格按稅法,需換算為年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全年稅額再分攤,但實務中月/季預繳常簡化按適用稅率直接計算,最終匯算清繳多退少補,此處簡化說明原理)。
- 王大姐每月合計交稅: 500元 (增值稅) + 200元 (個稅) = 700元。
- 關鍵點: 只要王大姐每月實際開票額+未開票收入不超過50,000元,就按700元交!超過的話,超過部分要按實際補稅(后面細說)。
第三步:動動手指,把稅交上! (申報繳納)
知道該交多少錢了,怎么交呢?現在99%都是網上搞定,超級方便:
- 登錄電子稅務局: 用綁定了你個體戶的賬號密碼登錄你所在省份的電子稅務局網站或APP。
- 找到申報入口:
- 通常在“我要辦稅” - “稅費申報及繳納” - “按期應申報”下面。
- 找到“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申報”(或類似名稱)和“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申報(A表/B表)”(核定戶通常使用簡化的申報表)。
- 確認申報信息 (核心!):
- 對于定期定額(雙定)戶(情景A):系統通常會自動帶出核定的增值稅和個稅金額。你只需要仔細核對金額是否和你的核定通知書一致,確認無誤即可! 基本不用自己填數字。
- 對于核定應稅所得率戶(情景B):在申報增值稅時,系統可能自動帶出核定的銷售額(比如50,000元),你需要確認這個數,如果本月實際銷售額 核定銷售額,在申報表的“核定銷售額”欄次填寫核定額(50,000元),系統自動計算增值稅(500元),申報個稅時,在經營所得申報表中,選擇核定征收方式,填寫核定銷售額(50,000元),填寫核定應稅所得率(8%),系統會自動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和個稅(200元)。
- 提交申報: 核對所有信息無誤后,點擊“申報”按鈕。
- 繳納稅款: 申報成功后,系統會跳轉到繳款頁面,或者你可以在“稅費繳納”菜單找到待繳款信息,選擇支付方式(三方協議扣款、銀聯在線支付、微信支付寶等),完成支付,搞定!
重要提醒:
- 時間!時間!時間! 務必在核定通知書或電子稅務局提示的申報繳款截止日期前(通常是次月15日內,遇節假日順延)完成申報和繳款!逾期會有滯納金,甚至可能影響信用。
- 零申報也要做! 如果核定期內某個月你完全沒開門(比如休假)、沒任何收入,也需要登錄電子稅務局進行“零申報”!否則系統會一直顯示你逾期未申報,流程很簡單,進入相應申報表,保存提交即可(稅額為0)。
第四步:特殊情況怎么辦? (超定額 & 開票額大)
核定征收雖然省心,但也不是一核定就萬事大吉,高枕無憂了,遇到這些情況,你得主動點:
情況1:生意爆好,實際銷售額 > 核定銷售額了!
- 例子: 老張的早餐店核定月銷售額3萬,某個月因為接了公司團餐大單,實際銷售額干到了6萬!
- 怎么辦? 必須按實際銷售額補稅!不能只交核定那部分的稅!
- 增值稅: 按實際銷售額6萬 × 1% = 600元交,你核定部分按3萬×1%=300元交過了嗎?如果系統是按核定額自動生成300元,那么你需要在增值稅申報表的“應征增值稅不含稅銷售額(3%征收率)”或者“其他免稅銷售額”等特定欄次(具體看申報表設計)填寫超過的3萬元,系統會自動計算需補繳的增值稅300元((6萬-3萬) × 1%)。
- 個人所得稅(核定應稅所得率戶): 同樣,應納稅所得額要按實際銷售額6萬 × 核定所得率計算,如果核定所得率是5%,則應納稅所得額 = 6萬 × 5% = 3000元,同樣需要在個稅申報表中按實際銷售額申報。
- 關鍵: 要如實申報實際銷售額,即使超過了核定額,稅局的金稅系統可不是吃素的,你的開票數據(特別是開了多少增值稅發票)和銀行流水都是能監控到的,隱瞞不報,查到就是補稅+滯納金+罰款。
情況2:客戶非要你開發票,而且開票金額挺大。
- 開發票本身沒問題,這是你的義務。
- 要點: 你累計開出去的發票金額(包括專票和普票),會被稅局系統重點監控。如果某個季度內,你累計開票金額 > 你核定的季度銷售額(月核定×3),那系統很可能會預警,稅局可能會要求你按實際開票金額補稅,甚至重新評估你的核定定額! 比如老張季度核定9萬(3萬×3),如果這個季度開了10萬的發票,那稅局很可能會讓他按10萬補繳稅款。
- 建議: 接大額訂單需要開票時,自己心里要有桿秤,算算會不會超過核定額度,如果經常超,或者單筆就很大,主動聯系稅管員,說明情況,申請調整核定定額,這樣更合規也更省去后續麻煩,別等到被預警了再被動處理。
情況3:生意做不下去了,或者有其他重大變化。
- 比如你關門歇業了、轉讓店鋪了、經營地點變了、主要經營項目完全變了。
- 怎么辦? 務必及時!務必及時!去稅局辦理相關手續!
- 如果是停業:在規定時間內(一般是停業前)向稅局申請停業登記,停業期間不需要申報繳稅,千萬別玩失蹤!
- 如果是注銷:先到稅局辦理清稅注銷,拿到《清稅證明》后才能去市場監管部門注銷營業執照,不清稅就注銷不掉,還可能留下不良記錄。
- 如果是經營有重大變化(如面積擴大一倍、轉行做完全不同且更賺錢的生意):主動向稅局報告,申請重新核定定額,原來的核定很可能不再適用了。
總結一下個體戶核定征收交稅的整個流程:
- 拿到“身份證”(核定通知書) -> 看清核定銷售額、稅率/稅額、期限。
- 算好“飯錢”(計算稅款) -> 區分雙定固定稅額還是核定所得率計算。
- 按時“買單”(申報繳納) -> 登錄電子稅務局,核對/填寫信息,完成申報繳款,截止日期前!
- “加菜”要報備(處理超定額) -> 實際收入超核定或開票額大,必須主動按實補報補繳。
- “離席”打招呼(變更停注銷) -> 經營重大變化或結束,及時找稅局辦手續。
核定征收的設計初衷,就是為了減輕像老張、王大姐這樣賬簿不全的小規模個體戶的申報負擔,讓大家能把更多精力放在經營上,但它絕不是“免稅”的代名詞,更不是可以隨意隱瞞收入的保護傘。吃透規則,按時申報,如實申報(特別是超定額時),這才是真正聰明的“省心”之道。 稅務合規了,生意做得踏實,晚上睡覺也安穩,畢竟,咱辛苦賺錢,圖的不就是個安心長久嘛!
最后再嘮叨一句:各地具體操作細節可能略有差異,遇到拿不準的情況,最靠譜的辦法就是直接撥打12366納稅服務熱線,或者跑一趟你的主管稅局大廳,問清楚再辦!別怕麻煩,磨刀不誤砍柴工。

專業稅籌師定制稅務籌劃方案!
復制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