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扣個稅賺的手續費,增值稅申報該填哪?會計別填錯!

每次辛辛苦苦幫員工(或別人)代扣代繳了個人所得稅,稅務局會按代扣稅款總額的2%返還一筆手續費給你公司,這就像是稅務局給你的“辛苦費”,但問題來了:這筆錢要交增值稅嗎?如果要交,申報增值稅時,到底該把它填在申報表的哪個位置? 這成了很多會計朋友頭疼的實操難題。

**一、 手續費返還,本質是“服務費”** 別被“手續費返還”這個名字迷惑了!它可不是稅務局白給你的補貼,國家早有規定(財稅[2016]36號文附件1),你公司**提供代扣代繳服務,稅務局支付報酬,這本質上屬于“現代服務業”中的“經紀代理服務”或者更具體地歸類為“代理納稅服務”**。

既然是提供了服務并取得了收入,那它就屬于增值稅的征稅范圍,需要按規定申報繳納增值稅,這點非常關鍵,千萬不能把它當成“政府補助”或“營業外收入”而忽略了增值稅!

**二、 賬務處理:收入確認是第一步** 在討論申報表填寫之前,得先把賬做對:
  1. 收到返還時:

    • 借:銀行存款
    • 貸:其他收益 (執行《企業會計準則》或《小企業會計準則》的企業常用) 或 營業外收入 (部分企業仍沿用此科目)
    •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這里先把增值稅提出來!)
    • (注:也有觀點認為屬于“其他業務收入”,但實務中“其他收益”或“營業外收入”更普遍)
  2. 關鍵點:價稅分離! 收到的總金額是含稅的!需要把它拆分成“不含稅收入”和“銷項稅額”。

    • 不含稅收入 = 實際收到的手續費金額 / (1 + 適用稅率)
    • 銷項稅額 = 實際收到的手續費金額 × 適用稅率 / (1 + 適用稅率)= 不含稅收入 × 適用稅率

舉個栗子: 你公司(一般納稅人)2024年3月收到稅務局返還的2023年度個稅手續費10600元。

  • 適用稅率:現代服務業6%
  • 不含稅收入 = 10600 / (1 + 6%) = 10, 000元
  • 銷項稅額 = 10, 000 × 6% = 600元 或 = 10600 × 6% / 106% = 600元
  • 分錄:
    • 借:銀行存款 10, 600
    • 貸:其他收益 (或營業外收入) 10, 000
    •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600
代扣個稅賺的手續費,增值稅申報該填哪?會計別填錯! 個稅手續費返還如何申報增值稅填在哪一欄 第1張

小規模納稅人注意: 如果你公司是小規模納稅人,目前適用3%征收率(2027年底前減按1%),同樣需要價稅分離,比如收到10, 300元:

  • 不含稅收入 = 10, 300 / (1 + 1%) = 10, 198.02元 (四舍五入)
  • 應交增值稅 = 10, 198.02 × 1% = 101.98元 (或 = 10, 300 × 1% / 101% ≈ 101.98元)
  • 分錄:
    • 借:銀行存款 10, 300
    • 貸:其他收益 (或營業外收入) 10, 198.02
    •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101.98

**三、 核心問題:增值稅申報表填哪里?** 終于到了最關鍵的操作步驟!這筆收入在增值稅申報表上的位置,取決于你公司是一般納稅人還是小規模納稅人。

你是一般納稅人 你需要填寫的是《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一)》(本期銷售情況明細)。

  • 找到表格位置:

    • 這張表主要按不同稅率和項目列示銷售情況。
    • 找到 “一、一般計稅方法計稅” 部分。
    • “全部征稅項目” 下面,找到 “4. 稅率6%” 那一行(因為代理服務適用6%稅率)。
    • 在這一行(第4行)的列次里,最關鍵的是 “未開具發票” 列!
  • 填寫數據:

    • 第1列 “銷售額”: 填寫計算好的 不含稅收入 (如例子中的10, 000元)。
    • 第2列 “銷項(應納)稅額”: 填寫計算好的 銷項稅額 (如例子中的600元)。
    • (第3-6列通常是自動計算或涉及差額扣除,此處不用管)
    • (第7列“合計”會自動計算)

為什么是“未開具發票”? 因為你在收到這筆錢時,稅務局不會給你開發票! 稅務局是付款方,你是收款方并提供服務,理論上應該由你向稅務局開具發票(雖然實務中很多企業不開具),既然沒有開具發票,這筆收入在申報時就屬于“未開具發票”的銷售額。

你是小規模納稅人 你需要填寫的是《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小規模納稅人適用)》。

  • 找到表格位置:

    • 這張表結構相對簡單。
    • “一、應征增值稅不含稅銷售額” 部分。
    • 找到 “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 欄次(通常是 第1欄 或明確標注的相應欄次)。
  • 填寫數據:

    • 將計算好的 不含稅收入 (如例子中的10, 198.02元) 填寫在 “本期數” 對應的 “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 欄里(比如第1欄)。
    • 系統會根據你填寫的銷售額和你公司適用的征收率(比如1%),自動計算應納增值稅額(如例子中的101.98元),并反映在后面的“本期應納稅額”等欄次。

**四、 千萬要避開的常見大坑** 這個業務看似簡單,但掉坑里的會計真不少!務必警惕:
  1. 誤以為是政府補助,不申報增值稅。

    • 后果: 少繳增值稅及附加稅費,面臨補稅、滯納金甚至罰款風險,稅務稽查重點!
    • 糾正: 牢記其“代理服務”收入本質。
  2. 忘記價稅分離,全額計入收入。

    • 后果: 導致收入虛增,增值稅未足額計提,同樣是少繳稅。
    • 糾正: 收到錢第一步,先拆分成不含稅收入和銷項稅/應納稅額。
  3. 申報表填寫位置錯誤。

    • 典型錯誤:
      • 一般納稅人填到“免稅銷售額”或“簡易計稅”欄次。
      • 填錯稅率欄(如誤填13%貨物欄)。
      • 小規模納稅人填錯到“貨物及勞務”欄。
      • 最危險: 自以為免稅或不應稅,干脆不填!
    • 糾正: 嚴格按照上文指引,一般納稅人找6%未開票欄,小規模納稅人找服務欄。
  4. 開票混亂。

    • 問題: 有些企業想給稅務局開票,但開票名稱、編碼選得五花八門。
    • 建議:
      • 名稱: “經紀代理服務” 或 “代理納稅服務費”。
      • 編碼: 一般選擇 “經紀代理服務” (304) 下的 “其他經紀代理服務” (304080399) 比較穩妥,務必使用6%稅率。
      • 開票對象: 付款的稅務機關。
      • 實務提醒: 很多地方稅務局對此無強制開票要求(因為他們不以此抵扣),但如果開具了發票,申報時就要填在“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或“開具其他發票”相應欄次,而不是“未開具發票”欄了! 這點變動要特別注意。
  5. 混淆用途限制。

    • 手續費用途: 財行[2019]11號文規定,這筆錢可用于提升辦稅能力、獎勵辦稅人員、支付代扣代繳成本等,不能隨便挪作他用或私分
    • 增值稅關系: 無論你怎么使用這筆錢(是獎勵員工還是買設備),都不影響它作為收入需要繳納增值稅的事實!用途和繳稅是兩碼事。

**五、 貼心總結與行動清單** 個稅手續費返還交增值稅,填申報表,核心就三點:
  1. 定性準確: 它是你提供代扣代繳服務的收入(現代服務6%),不是白拿的補貼。
  2. 賬要做對: 收到錢,立刻做價稅分離!確認不含稅收入,計提銷項稅(一般納稅人)或應交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
  3. 申報填對位置:
    • 一般納稅人: 《附列資料(一)》→ 6%稅率行 → “未開具發票”列 → 填不含稅銷售額和銷項稅額。
    • 小規模納稅人: 主表 → “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欄(通常是第1欄)→ 填不含稅銷售額。

馬上行動清單:

  • 翻憑證: 檢查最近收到的個稅手續費返還,賬做對了嗎?價稅分離了嗎?
  • 查申報: 核對最近申報期,這筆錢有沒有在增值稅申報表上正確體現?填對欄次了嗎?
  • 補申報: 如果發現之前漏報或錯報,盡快聯系主管稅務機關,進行更正申報或補充申報,把該交的稅和滯納金(如有)補上,態度誠懇很重要。
  • 定流程: 把這個操作流程寫到公司的財務手冊里,或者給自己做個備忘錄,下次處理時直接按標準步驟來,避免再出錯。

搞懂這個申報細節,不僅能讓賬目更合規,更能有效規避稅務風險,下次再收到這筆“辛苦費”,就能從容應對,穩穩當當地完成申報啦!

代扣個稅賺的手續費,增值稅申報該填哪?會計別填錯! 個稅手續費返還如何申報增值稅填在哪一欄 第2張
微信號:15137101602
專業稅籌師定制稅務籌劃方案!
復制微信號
智小賬專業稅籌團隊,專注稅收籌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