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退的增值稅還要再交稅?會計驚呼,這筆錢處理錯了要補稅!

“王會計,稅務局剛退回來那筆30萬的增值稅,我看賬戶上已經到賬了,這個月利潤看著能好看不少啊!”張老板看著銀行短信,樂呵呵地走進財務室。

王會計一聽,心里咯噔一下,趕緊放下手里的憑證:“張總,這筆錢...可能不能直接算成咱們的利潤?。∨缓?,年底還得給稅務局補交一筆企業所得稅呢!”

張老板的笑容瞬間僵住了:“?。空嘶貋淼腻X,還要再交一次稅?這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嗎?”

天上掉的“餡餅”?企業所得稅才是關鍵

是的,老板們最關心的往往是這筆錢**最終能不能裝進自己口袋**,增值稅返還是否要交稅,核心就在于它**是否要繳納企業所得稅**,答案并非簡單的“要”或“不要”,而是需要看這筆錢的性質和你打算怎么用它!

根據國家財稅部門發布的《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財政性資金 行政事業性收費 政府性基金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51號)明確規定:

“企業取得的各類財政性資金,除屬于國家投資和資金使用后要求歸還本金的以外,均應計入企業當年收入總額。... 本條所稱財政性資金,是指企業取得的來源于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財政補助、補貼、貸款貼息,以及其他各類財政專項資金,包括直接減免的增值稅和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的各種稅收...”

政府退的增值稅還要再交稅?會計驚呼,這筆錢處理錯了要補稅! 增值稅返還要交稅嗎為什么 第1張

這段話翻譯成大白話就是:政府返還給你的增值稅,在稅務局的眼里,默認就是你的收入! 它跟你賣產品賺的錢、提供服務收的錢一樣,原則上都得老老實實計入當年的利潤總額,然后乖乖繳納25%(或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優惠稅率)的企業所得稅。

救命稻草:專款專用就能免稅?

看到這里,王會計和張老板是不是要絕望了?別急!政策往往留有“后門”,財稅[2008]151號文后面緊跟著一個非常重要的“: > “但**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專項用途并經國務院批準**的財政性資金,準予作為不征稅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從收入總額中減除?!?

緊接著,《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財稅[2011]70號)對什么是“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做了詳細說明,企業從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或其他部門取得的應計入收入總額的財政性資金,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可以作為不征稅收入

  1. 專款專用:企業能夠提供規定資金專項用途的資金撥付文件;
  2. 獨立核算:財政部門或其他撥付資金的政府部門對該資金有專門的資金管理辦法或具體管理要求;
  3. 嚴格區分:企業對該資金以及以該資金發生的支出單獨進行核算。

關鍵來了! 如果你拿到的這筆增值稅返還,是地方政府為了鼓勵特定行業、特定項目發展(扶持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促進軟件產業發展、支持節能減排技術改造等)而給予的、帶有明確指定用途的補貼或獎勵,并且你能同時滿足上述三個條件(有文件、有辦法、單獨核算),那么恭喜你!這筆返還的增值稅,就可以作為“不征稅收入”,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時從利潤總額里扣掉,暫時不用交企業所得稅

增值稅本身:返還環節不再“雪上加霜”

理解了企業所得稅的關鍵點,再來看增值稅本身,問題問的是“增值稅返還要交稅嗎”,那么這筆返還的錢,本身還要不要再交一次增值稅呢?

答案很明確:不需要!

  • 增值稅返還,是國家(或地方政府)把你之前多交或者按規定應退給你的稅款,還給你,它本身不是你銷售貨物、提供勞務或服務取得的收入。
  • 在增值稅的征稅邏輯里,沒有“對退稅再征稅” 這一說,稅務局不會因為你收到了退稅,就認為你產生了一筆新的“銷售額”而讓你再交一次增值稅。

簡單說:增值稅返還這筆錢本身,不會產生新的增值稅納稅義務。

地方政府的“小灶”:特殊補貼的免稅通道

需要特別留意的是,地方政府有時為了招商引資、發展地方經濟,會出臺一些**地方性的財政扶持或獎勵政策**,這些錢可能名義上叫“產業發展資金”、“落戶獎勵”、“經濟貢獻獎勵”等,但其資金來源往往與當地企業繳納的稅收(包括增值稅地方留成部分)掛鉤。

這類地方政府給予的補貼或獎勵:

  1. 可能符合財稅[2011]70號文規定的“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條件(有特定文件、有管理要求、你能單獨核算),那么同樣可以作為不征稅收入,免繳企業所得稅。
  2. 也可能地方政府文件里沒有特別指明專項用途,或者企業無法滿足單獨核算等要求,那么這筆錢就需要并入企業收入總額,繳納企業所得稅。

重點提示: 企業收到任何形式的政府返還款、補貼、獎勵時,務必第一時間索要并仔細研究相關的政府紅頭文件!看清楚文件里有沒有規定這筆錢的用途?有沒有要求企業必須??顚S??這是判斷能否享受企業所得稅免稅待遇的關鍵證據!

會計處理不當?小心稅務風險找上門!

現實中,很多企業容易踩的坑是: 1. **想當然免稅**:一看到是“政府退稅”或“補貼”,就默認不用交企業所得稅,直接計入“營業外收入”甚至沖減成本費用,年底匯算清繳時也不做調整。 2. **專款不專用**:即使符合“不征稅收入”條件,但錢一到賬,轉頭就用于發放員工獎金、購買老板的豪華轎車或者日常經營開銷,完全忘記了文件要求的特定用途。 3. **核算一團糟**:沒有對這筆資金和其產生的支出進行單獨、清晰的賬務處理,無法向稅務局證明你確實??顚S谩?

后果很嚴重:

  • 如果你不符合不征稅收入條件,或者符合條件但未??顚S?/strong>(比如用研發補貼買了老板的奔馳車),稅務局會要求你將這筆返還款全額調增當年的應納稅所得額,補繳25%的企業所得稅及滯納金!
  • 即使當初作為不征稅收入處理了,但后續支出不符合規定用途,那么這筆支出(比如買奔馳車的錢)在稅務上不能算作成本費用扣除!之前作為不征稅收入處理的財政性資金金額,也需要重新計入發生支出的納稅年度(比如買奔馳車的當年)的收入總額,補繳企業所得稅!相當于“秋后算賬”,兩頭吃虧。

老板和會計必知的實操要點

1. **先問“為什么退”**:收到增值稅返還,別光顧著高興,立刻搞清楚返還的原因!是軟件企業即征即退?是安置殘疾人退稅?是資源綜合利用退稅?還是地方政府基于稅收貢獻給的獎勵?**不同原因,稅務處理天壤之別!** 2. **死磕“紅頭文件”**:務必拿到并保存好政府發放該筆資金的正式文件,逐字逐句看,里面是否指定了資金用途?是否有管理要求?這是你爭取免稅待遇的“尚方寶劍”。 3. **開立“專用賬戶”**:如果文件要求??顚S?,最穩妥的做法是在銀行單獨開一個賬戶,專門存放這筆錢,所有相關的收入和支出都通過這個賬戶走,清晰明了,方便查賬。 4. **建立“專屬賬本”**:在財務軟件或賬簿里,為這筆資金及其支出單獨設立明細科目或輔助核算,每一分錢花到哪里去了(買設備?付研發人員工資?購買原材料?),都要有根有據,票據齊全。**核算清晰是應對稅務檢查的底氣!** 5. **緊盯“用途合規”**:管住手!別把專項補貼的錢挪作他用,買設備就買文件允許的設備,搞研發就真搞研發,別動歪心思,否則稅務風險巨大。 6. **匯算清繳“重點標注”**: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如果符合條件作為不征稅收入處理了,務必在申報表中準確填報相關欄次(如A105040《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納稅調整明細表》),如果不符合條件,老老實實計入利潤交稅。 7. **拿不準?快咨詢!**:政策復雜,地方差異大,如果自己判斷不清,別猶豫,及時咨詢專業的稅務顧問或主管稅務機關,花點咨詢費,規避大風險,值!

王會計把這些要點一條條講給張老板聽,最后指著那筆30萬的到賬記錄說:“張總,我查了,咱們這筆退稅款是區里根據去年咱們交稅情況給的‘經濟貢獻獎勵’,文件我找到了,里面只說了獎勵企業,沒規定必須??顚S?/strong>,按稅法規定,這30萬得加到咱們今年的利潤里,一起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p>

張老板嘆了口氣,但眼神里多了份了然:“原來是這樣...看來政府給的錢也不是都能直接落袋為安啊,王會計,多虧你提醒!以后這種錢到賬,咱們第一時間就得把文件翻出來研究透,該單獨記賬就單獨記賬,該交稅就交稅,合規經營最踏實!”

增值稅返還本身不交增值稅,但要不要交企業所得稅,全看你能否證明它是“戴著鐐銬跳舞”的??睿?/strong> 摸清政策、管好用途、做好核算,才能讓政府的“紅包”真正安全落袋,否則,它可能就是一顆包裹著糖衣的“稅務炸彈”。

政府退的增值稅還要再交稅?會計驚呼,這筆錢處理錯了要補稅! 增值稅返還要交稅嗎為什么 第2張
微信號:15137101602
專業稅籌師定制稅務籌劃方案!
復制微信號
智小賬專業稅籌團隊,專注稅收籌劃!